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虚火太旺或导致市场暗淡
—— 知名专家学者深度剖析翡翠市场
专业市场  加入时间:2012-7-30 13:00:08  □ 文弢挥

      7月23日,本报报道了今年缅甸公盘成交量暴跌的新闻,在业界引起热议 。那么翡翠暴跌的原因在哪?翡翠的稀缺性到底如何?中国翡翠市场是否会为先前的暴涨和浮躁复出代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副院长郭颖、云南省宝玉石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组长摩太、中山大学宝玉石研究鉴定(评估)中心主任丘志力等专家学者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供货商积压大量原石 翡翠市场滑坡刚开始

      据郭颖介绍,缅甸翡翠“公盘”拍卖,很早就举办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销量始终徘徊不前,直至中国内地的经济腾飞后,中国企业开始参与他们的“公盘”,之后才有了世人有目共睹的缅甸原石价格狂飙突进,翡翠产业迅猛发展。参加过4次缅甸“公盘”的雕塑家许鸿飞就曾表示,最近几年每次进场,都会发现原石的价格又涨了30%,翡翠的确称得上是“疯狂的石头”。而今年的“公盘”结果,终于让人感觉到“翡翠神话”大梦初醒了。那么,“公盘”被迫醒来的原因在哪呢?
      对此,一向高度关注翡翠市场的摩太表示:“公盘业绩不利,主要是我国的翡翠销售不利,而销售不利,大的方面是全球性的经济环境不好,影响到中国的外贸出口等,翡翠珠宝自然也要跟着跌,而且会比属于刚性需求的产品跌得更厉害。”摩太说:“缅甸翡翠公盘现在不仅是成交量下跌70%,而且投标超过一千万元的几乎都没有了。下游卖不出去,肯定会影响上游。有人说缅甸政府现在不允许开采翡翠石料了,其实不然,原因在于现在我们国内的翡翠成品卖不动了,缅甸供货商手里还压着很多原石,所以他们不愿意继续挖了。”
      摩太同时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云南省2007年的翡翠珠宝店为6000家,现在是21000家,4年多时间激增了15000家,每一家翡翠珠宝店没有500万元以上的入市资金是开不了门的,21000家也就意味着需要一两百亿的进货资本,一两百亿的翡翠成品压在商人手里,没有进入到藏家、消费者手中,可见这条产业链的危险。现在中国太缺少珠宝分析师了,很多没有翡翠知识的人进场,最终造成了当下的这种情况。”不久前,央视记者到云南等地调查发现前两年非常火爆的玉器批发市场现在很多摊位已改卖服装。
  丘志力则认为:“翡翠毛料的过度炒作,这样高的价格自然导致曲高和寡,将会引发翡翠市场的骨牌效应。”

中国翡翠市场泡沫有多大?

      透过缅甸公盘背后,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人们进一步探讨:中国翡翠市场的虚火到什么程度?又该回落到什么样的价位才算合理?作为市场的观察者,摩太和郭颖各有话说。
      摩太认为:“从2002年翡翠开始为人们所普遍认知和喜爱,到2008年这几年时间,中国经济增长在10%左右,其间翡翠珠宝每年的涨幅为15%~ 20%,这是个非常合理的增幅。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出台政策投入四万个亿来拉动内需,翡翠每年的涨幅哗啦一下就几倍甚至上十倍地往上蹿了。譬如2007年一只顶级的翡翠手镯价格也就是100万到150万元,到2010年,同样质地的翡翠手镯价格就到了5000万元。这已经严重违背中国经济增长的规律,存在很大的泡沫了。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以后,有很多房地产老板、煤老板、做服装的、做皮鞋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老板们全都进来做翡翠了,他们懂行吗?可以说对翡翠一无所知,却攥着大把的钱就蜂拥进来了。我认识一位贵州的房地产老板,用2.6亿元(包括海关税收)在缅甸拍了一块6公斤重的很普通的原石,做成手镯甚至连边角料都做成饰品卖出去,也不值一千万元,但他在不懂的情形下就舍得用两个多亿去买……摩太认为,翡翠的价格最终应该回归到2007年的价位上是比较合适的。
  而对于价格虚高问题,郭颖的看法则相对温和:“翡翠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过快,这有一个社会内部推动力的问题,有一些宏观政策的影响。但目前翡翠价格还是在涨,只是涨幅变小了,但高档翡翠价格不会跌。譬如行内人在第一手玉石供货商那里看到一件翡翠,觉得值100万元,但没有150万元估计很难拿下来。”同时郭颖认为,翡翠从清朝中期现身中国以来,价格并没有出现过大起大落。21世纪初的价格跟上世纪70、80年代的价格没什么区别,所以这些年的上涨,换个角度看,可以说是弥补了之前的升值空白。相比而言,郭颖认为当下的彩色宝石暴涨幅度才可谓非理性。“即使是中国的珠宝专业人才,对彩宝的商业价值了解也还很少,这会导致我们要交很多学费。不像翡翠,老外不懂我们懂。”

高端翡翠稀缺 市场前景看好

      作为“硬玉之王”翡翠,伴随着“只涨不跌”的神话,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稀缺”,稀缺是宝石的三大重要特性之一。很多人认为,能做首饰的翡翠原料全世界只有缅甸有。而当市场开始“冷”下来时,又有人说,玉矿资源有限,但不会很快枯竭,保守估计,缅甸翡翠再开采50年没有问题。那么,翡翠到底有多稀缺?
      郭颖拿翡翠和“宝石之王”的钻石做了类比:“虽然翡翠不能和钻石画等号去比,但其稀缺程度应该不亚于钻石。目前全球的钻石储量有50亿克拉,虽然30亿在海底,但陆地上的原石也有20亿克拉。但就其生成条件来说,翡翠的生成条件比钻石则要苛刻得多,翡翠生成的压力、温度、化学成分都有较高的要求,光化学成分就有4种,而钻石只有一种,所以翡翠的生成难度要比钻石大。目前尽管也有一些缅甸人说他们发现了新的翡翠矿,但目前还没有资料证实,只是据说而已。另外,这十几年来翡翠的开采力度大概比之前几百年的开采力度要大得多,用翻斗机来开采,一个翻斗下去,可能就相当于以前靠手工刨一个月干的活。但中高档翡翠料在总量中所占份额却是非常少的,可以说100块的翡翠料中,一定出不来1块高档好料。”
      在翡翠的稀缺性问题上,丘志力的观点也非常明确:“和其它类型的珠宝玉石相比,翡翠的总量并不少,但优质的少。”
      摩太甚至断言:“种水色俱佳的高档翡翠,永远都是增值的,因为产量很稀少,挖完了,价自然就涨上来了。高档翡翠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以后,一定会出现以克拉来计价的,一旦以克拉计价,说明翡翠将走向世界。所以只要资金链没断,高档翡翠千万不要低价处理。”

关键字 
专业市场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