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产业的珠宝首饰行业,已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时尚产业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时尚元素。 2004至2013年,是深圳水贝珠宝产业集聚地正式挂牌并取得长足发展的十年。这十年是里程碑,产业配套完善,产值规模提升,总产值从2004年的430亿元人民币,到2013年的1000多亿元人民币,奠定了全国龙头地位,而2013年中国珠宝产品零售消费总额更是超过了4700亿元。今天的深圳珠宝产业已初步形成设计、生产、加工、展示、检测、批发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辅助材料、设计包装、精品加工、珠宝器材、加工设备等相关配套产业链也初步形成,珠宝产业被视为深圳4大支柱产业之一,行业领导地位与影响力在国内外日益显著。 下面,我与大家尤其是跨界的各位嘉宾朋友,回顾与分享深圳珠宝产业发展的一些脉落与看法,期盼有更多的交流。
技艺破局
从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实行“黄金寄售”业务开始,解决了原料供应难题,很多企业开始购置设备,金饰产品的工艺水平和技术含量大为提升。 最初,深圳珠宝企业的优势在于加工和工艺,所以产业形态单一,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为此,水贝片区已聚集起几百家珠宝企业,自发形成了一个产业聚集区。并将珠宝电脑设计、快速成型、激光焊接、激光铸模、网络技术及计算机管理在黄金珠宝加工中进行应用,使得生产技术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部分工艺和装备水平与国际接轨,让深圳珠宝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新材料、新工艺、新构想的应用层出不穷,行业标准研制也逐步推进。 但是,整个珠宝行业产品的同质化依然严重,特别是在技术标准、质量管理标准、环境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以及自动化和设备、信息集成化等方面仍有待完善,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研发水平和标准化水平是现阶段深圳珠宝产业面临的问题。
模式破局
众所周知,深圳市罗湖区水贝是全国黄金珠宝首饰的生产和加工基地、珠宝信息中心、物料采购中心和贸易中心。它的发展从初始的野蛮生长,到深圳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挂牌成立与后续发展,受到了政府高度重视,一系列政策法规与扶持措施的推出,让分散的产业态势得以向集聚之势演变,从产业发展模式到企业自主创新,整个产业内部机制发生了激烈的蜕变成长,这是深圳珠宝产业第一次实现模式破局。 其中,2004年4月,珠宝专业采购平台运营模式的创新推出,为产业规模化、集聚化的加剧起到了孵化和推动的效应,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首开先河,让“前店后厂”这种相对封闭的模式走向开放。黄金珠宝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是这一阶段的主旋律。由于优越的交通地理环境,以及罗湖区政府的重视,大批珠宝企业迁入,产业渐成规模。企业通过产业集聚,减少了企业的空间距离,降低经营成本;促进专业信息的传播和创新能力的扩散;便于企业为自身发展结成“战略同盟”,使产业内部形成更深层次的分工,由此提高了产业整体效率与生产灵活性,形成一种强大的难以被外部复制的竞争力。 经过十年的发展,深圳珠宝企业近4000家,从业人员约20多万人,覆盖原料采购、设计加工、批发销售等环节,全国销售规模超过4200亿元。但深圳珠宝产业集群目前已进入瓶颈期。其中,最大制约之一就是经营场所和土地成本。因此,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 从“制造基地”向“总部基地”的转型受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随着市委市政府和罗湖区人民政府全面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全局性战略部署,明确了先行先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总部基地和服务业基地(“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的战略定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经济发展“深圳质量”的先行区。今天的水贝,日新月异,城市更新与总部基地的建设正稳步推进,其中,位于布心路以北、布吉路以东,以国际珠宝总部经济区为定位的项目——水贝珠宝总部大厦是实现珠宝时尚产业总部和设计营销中心打造的重要一步,作为罗湖区2011年十大城市更新唯一的总部经济项目,也是深圳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地从现有商业模式升级而迈向国际先进水准的标志性项目。项目建成后的总部大厦集珠宝企业总部办公、珠宝品牌展示与交易、珠宝创意与研发、珠宝文化交流、珠宝时尚生活、产业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将进一步推动深圳珠宝向产业链高端方向发展,它将有效带动相关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由此扩散出经济效能和效益,进而拉动整个行业领域或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从产业集聚向产业总部经济过渡将成为珠宝产业下一个十年转型发展的关键,因此,产业集聚模式的瓶颈必须突破,总部经济是有效防止产业空心化,并向高端化发展的全新模式。 当今珠宝格局的裂变已不可避免,单一依靠传统运营而出现的量变式经营模式已日显落伍。所以,品牌力量的推动、资本杠杆的撬动和证券平台的运用将极大促进和加速本行业迅猛发展。
品牌破局
从罗湖区政府注重“深圳珠宝”城市名片的打造,到众多珠宝企业把品牌塑造提至战略位置,涵盖了绝大部分深圳珠宝龙头企业。2013年,深圳罗湖区政府扶持辖区8家珠宝企业电视广告登陆中央电视台,借国家级媒体塑造品牌拉开了新的一页。 虽然深圳珠宝领衔全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与国际所存在的巨大差距。要实现当前珠宝行业的稳步增长,从产值与消费双轮驱动的价值来看,我认为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国内经济增长与消费水平提升;二、人口红利的释放;三、投资、婚庆消费观念的驱动。因此,珠宝产业需要从内部本质蜕变开始,以实现下一个十年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必须去思考和面对以下几个问题。 从投资、婚庆消费向时尚消费转型。黄金、翡翠玉石、钻石、彩宝等产品已成为消费者所熟悉的珠宝产品。我们发现依然是以投资和婚庆消费为主,珠宝产业在经历人口红利、婚庆浪潮之后,如何适合新新人类独特的个性与审美价值观,如何挖掘新的增长极,集结各方力量引导市场向时尚消费理念转型,实现产业和市场消费的二次裂变。 从珠宝首饰的装饰性向时尚生活态度转变。珠宝行业要想真正挤身中国时尚生活产业,不能局限于对产品款式的极度追求中去,应该以更高层次去塑造成时尚生活的代表,变成一种时尚生活态度的象征,打造属于品牌本身的时尚生活态度,从理念上充分融入消费者的生活里面去。 从卖产品向品牌归属和生活文化的概念过渡。宝行业形成规模生产和经营至今,必须摒弃旧有的销售理念,实现从卖产品向卖品牌和文化的蜕变,打造差异化的品牌印记。作为领先全国的深圳珠宝产业义不容辞的肩负重任,在企业经营和品牌探索中推进中国珠宝品牌化进程,创造属于中国的珠宝经典。 我相信,中国时尚生活产业的未来,珠宝这一领域定将更加璀璨夺目。我也相信,在品牌打造、信息传播方式与工具越来越多样、扁平化的时代背景下,经典品牌的塑造将更具突破性与传奇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