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南京召开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
珠宝资讯 加入时间:2013-3-4 14:47:07 宝玉石周刊
本报讯 (记者 夏德时) 今年春节期间,金箔十二生肖新品上市,大受消费者的欢迎;试营的“江宁织造博物馆”内,云锦织造的龙袍,云锦织造的全过程,备受市民的喜爱;夫子庙的花灯火了,花灯节人山人海,很多观灯者赏玩,几乎人手一个……这些受到追捧的,都是纯正的传统工艺,它们都有一个共性的名字:非遗。在这些非遗项目的背后,有非遗传承人一直以来默默的坚守,不过,有的非遗项目甚至濒危了,有的已经“人走艺绝”。
节前,在南京市非遗馆内召开了“2012年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清一色的6旬以上的非遗传承人聚集在一起,敞开心扉聊着各自的生存心得。现场,他们每人收到了一个“红包”,是给他们的生活补贴。“在全市118个项目中,有1/5的项目并不乐观。”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露明说。
王主任说,南京的非遗项目面临的问题比较多,这些年也都一一凸显出来。从2009年开始,一到年底,市文广新局都会把国家级传承人,省市60岁及以上的非遗传承人召集在一起,开个座谈茶话会,同时给每位传承人一个红包。国家级的是一万元,省级的是5000元,市级的是2000元。“这些钱,并不多,主要是对传承人的敬重,是给他们的生活补贴。”
王主任还透露,目前,国家正在制定规划,要对非遗进行立体式的保护。像秦淮灯彩,将来不仅要对一代非遗传承人收徒进行经济上的补助,要对二代传承人进行固化,还要制定相关政策,不仅要生产,还要和市场对接。南京的众多非遗项目,要根据手工艺类的、民俗类的等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的保护方式。实在是没有传承人的,就暂时“冷冻”,放进博物馆。但是对这些非遗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还会继续进行。
关键字
珠宝资讯
相关文章
【网友投稿】
【论坛交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站导航:
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诚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网站地图
|
网上书城
|
联系我们
|
网友投稿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
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
昌龙网络
(
B2B
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