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创新才是珠宝企业的根本出路
 
珠宝资讯  加入时间:2011-4-10 19:37:07  □ 本报记者 赵亚茹
      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到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自主创新也因此成了最近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
      有关专家和学者认为,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发展,我国整体实力步入了上升期,科技水平已经度过了模仿、跟随的“山寨时代”,开始走入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力争创造科技经济新辉煌的时代。中国到了跟“山寨”说“bye-bye”的时候了!
      目前在中国,“山寨”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珠宝行业也是如此。我们总能在不同的品牌店里找到两款近乎相同的珠宝首饰。我们常常疑惑,设计元素明明千变万化,为什么设计师总是用相同的元素组合制作出相同的东西呢?
      据了解,我国珠宝业起步晚,设计师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缺乏文化底蕴,基本自己做不了设计,只能抄袭别人,很难做到原创,包括现在仍有很多企业停留在这个层次。当某一个款式火爆出世后,许多企业选择的做法则是“复制、粘贴”。新产品的设计研发需要耗费物力、财力和时间,而早期国内较有实力的珠宝企业并不多,小企业、小作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他们没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开发新产品,只能依葫芦画瓢,短期内谋求利润。其实模仿本身并没有错,但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需要有责任的创新和扩张。但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山寨这种靠模仿、复制不可能成为最终追求的东西(包括艺术)。珠宝企业一味的重复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是没有意义的。
      从长远的角度看,一个企业长期的“东施效颦”,惹来的只会是讥笑。抹杀了自己的独特和自然之外,更使自身渺小到只作他人的影子,以微薄利润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有人说,学习别人的东西就是在学习别人已经走过的路,而把这些都学会以后就要去做更高更深的东西,走出自己特色的路子来。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较其他国家,我国珠宝行业起步较晚,行业早期可以师承国外品牌设计,通过模仿掌握各种技法,但也不可忽视创新,如果拘泥他人,亦步亦趋,简单的克隆其他品牌风格,失去自我。所以不管你要做什么,前期模仿的过程,都是为今后了创造出新的东西做铺垫。
      目前,我国珠宝行业发展迅猛,仅深圳罗湖水贝-万山工业区云集了超过2000家珠宝首饰加工企业。据统计,香港有90%以上的镶嵌首饰是在大陆加工的,我们有几百个加工厂常年为国外加工首饰,年产值30多亿美元。可以说,在珠宝镶嵌加工方面,我国的优势极为明显。随着我国珠宝行业综合实力逐年上升,很多珠宝企业有能力走自己路。近年来,珠宝行业也逐渐培育出了TTF、缘与美等自主研发、实现由制造到创造的转型的创新型珠宝品牌,但数量很少,竞争力也有限。相比较国外的珠宝品牌,我国珠宝首饰款式设计及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珠宝首饰领军企业和拳头品牌,行业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发展,抵御外部市场冲击和出口风险的能力较弱。我们需要更多创新型的企业,来促进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呼吁,有能力的珠宝企业大胆的走自己的路,坚持自主创新,加大新品研发力度,增加创新投入,引进创新型人才,打造创新型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关键字 
珠宝资讯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