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夏德时) 日前,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论坛在江苏圆满落幕。工艺美术行业如何创新发展成了论坛上各方共同的话题。本次论坛被业界称为“工艺美术界顶级力量的一次盛会,是行业水平最高、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师峰会。” 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发来贺信。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文化厅厅长章剑华,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江苏省文联书记处书记言恭达,江苏省民协主席、东南大学民俗学教授陶思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玉雕厂玉雕大师柳朝国,江苏弘业国际集团董事长刘绥芝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并讲话。 梁保华在贺信中说:“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光彩夺目的艺术形式,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的文化瑰宝。江苏传统工艺术门类齐全,底蕴深厚,产生过许多名家大师和精品力作。本次论坛的举办,对于促进学术研究、艺术传承、精品交流和市场开发,全面振兴工艺美术行业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张桃林指出,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传承与创新并举,精品与规模并行,对传统工艺美术门类进行系统梳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整理、开发,使更多传统工艺美术生产得到恢复,优秀技艺得以传承。” 章剑华表示,“作为政府部门,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工艺美术行业的支持力度,努力培建平台,为工艺美术发展提供更完美的服务。” 白庚胜说,必须对接时代,必须勇于创新,必须交流整合,必须研究文化产业。在保护、传承、创新、开发多方面齐头并进,解决观念问题,解决人才问题,解决技术、资金、市场的问题,组建新的行业平台。论坛提供了交流与服务的平台,大师们在这里可以提升品位,打开眼界,以更加先进的理念自觉承担起文化发展的责任。 柳朝国坦言,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工艺精品是用来珍藏的,但是现在,“艺术生活化”让我改变了想法。工艺美术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层面的“孤芳自赏”,必须让更多的人来购买并消费。创作也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工作室,通过思想的碰撞,激发灵感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