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传近百年的宫廷技艺玉雕百宝嵌,在玉雕大师安海江的刻苦专研下,2010年终于再现历史光华。但是现在又面临再次失传的危险境地。安海江大师对玉雕百宝嵌技艺的前景感到淡淡的隐忧。“我今年已经60多岁了,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才将百宝嵌这门技艺恢复,百宝嵌技艺对我来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深爱至极。但是到现在这门技艺还没有找到一位新的传承人。目前来看,我的眼睛还算可以,万一等到有一天眼睛不好了,这门技艺就是真的失传了。”安海江大师谈到百宝嵌技艺的传承十分失落,他害怕这门技艺真的再次失传,这对整个行业来说真是很大损失。他迫切希望对玉雕百宝嵌情有独钟的业者、能慧眼识珠者看到“玉雕百宝嵌”蕴藏的无限商机,合作开发抢救百宝嵌工艺,恢复清朝绝技,再创百宝嵌辉煌,对民族手工艺绝技的保护是一件功德无量,利在千秋的事情。

关于百宝嵌工艺据史书记载为明代著名的镶嵌大家周翥所创,故又叫“周制”百宝嵌,加入宝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材料形成的镶嵌工艺,用百宝嵌成的图案花纹会随着照射光线角度的变化,发出各种各样的光彩。清朝钱永的《履园丛话》中记载百宝嵌为古人喜爱。百宝嵌主要用在中国古典家具和工艺美术品上,清代中后期成为家具制作的重要镶嵌技术之一。在乾隆中期供奉宫廷的玉雕名匠根据木雕百宝嵌创作出了玉雕百宝嵌,但只是小文玩如鼻烟壶、印尼盒、女头饰以增加器具的绚烂多彩富丽堂皇。后来又制作了笔筒、插屏及如意等摆件作品,但因工艺繁复细微用料珍稀昂贵,制作工期漫长,所以受各种因素限制产品极少。最精细尖端的小件镶嵌工艺就制作了几十年至嘉庆初年就失传了。只有大件作品如插牌、如意、头饰、笔筒传到了清朝末年。仅有的清中期存世遗珍也很少有人能一睹芳容。

1998年,安海江大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看到一件乾隆御制白玉百宝嵌《松下高士图》烟壶,其美秀雅、工艺精湛、巧夺天工。百宝嵌工艺起于明代,由于工艺的复杂,在清代时就逐渐失传。安海江大师当时心里暗暗发誓一定恢复这种技艺。后来,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他的恩师田子雄,田子雄老师鼓励安海江说,一定能够成功,这更增强了他的信心。于是他经过长达12年的坚持不懈、刻苦研究,终于使百宝嵌这门技艺恢复,让这门失传近百年的宫廷技艺再现历史光华。


“百宝嵌工艺是任何其它雕刻艺术所无法取代的。特殊的工艺、昂贵的用料、漫长的工期、极少的作品,这就是‘玉雕百宝嵌’最大的价值,也是任何其它艺术品所无法取代的玉雕珍品,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多收藏爱好者的欣赏和钟爱。”安海江表示:他的百宝嵌产品问世后,在行业内引起很大轰动,作品已问世受到行业广泛关注,在国内重要的玉雕评选活动中,屡次获得大奖,很多作品被知名收藏家收藏,作为传世艺术品。

据安海江大师介绍,玉雕百宝嵌工艺是以几十种珍贵宝玉石的天然色彩,设计所需艺术题材的图案,在玉石翡翠底板上开槽,把各部分零件依次精确嵌入,根据艺术要求还要多次重复镶嵌,最后精雕细刻而成,每件作品用工三个月至半年以上。“百宝嵌工艺是把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的天然色彩宝玉石结合最精妙绝伦的皇家技艺,制作最富丽秀雅的传统吉祥图案,每个题材都寓意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愿望、理想和追求,而且每个造型我只做一件,保证其收藏价值。”安海江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