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博物馆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踪迹,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自然历史博物馆更是一个科学研究与科学宣传相结合的机构,担负着对社会进行自然科学普及和研究的重要任务。5月18日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新闻中心举办的博物馆主题论坛走进人们的视线,为国内外人士提供了一个走进自然,走向世界的平台。 本届博物馆主题论坛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国际矿物协会博物馆委员会(IMA CM)主办,中国地质博物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与华夏(湖南)矿物宝石展览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国土资源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担任论坛主持,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有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程东红,湖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许云昭出席论坛并致辞。 博物馆论坛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设、社会功效及标本陈列”为主题,吸引到不少业界专家前来一睹风采:意大利米兰矿物学博物馆馆长、国际矿物学协会博物馆委员会(IMACM)主席、国际顶级矿物标本修复专家费得里科·贝佐塔博士就《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及对科普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解剖,德国弗莱堡馆馆长安德里亚斯·马森内克针对《Hands-on science in the exhibition terra mineralia, Freiberg/Germany》的精彩演讲扣人心弦。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刘树臣则为观众讲述《地学类博物馆的科普功能》。美国休斯敦博物馆馆长乔百奇,美国怀俄明恐龙中心主任、瑞士Interprospekt集团主席贝克哈德·玻尔,湖南地质博物馆馆长胡能勇等中外专家汇聚一堂,围绕“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设、社会功效及标本陈列”主题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胡能勇博士还在现场解惑,教大家如何进行《矿物晶体鉴赏》;河南地质博物馆馆长浦晗勇为《博物馆公众传播与科学普及》进行深入探讨;黄果树地质博物馆馆长陈正明告诉大家《博物馆大有可为》;甘肃地质博物馆馆长毛翔南则提醒应《发挥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作用,服务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常州中华恐龙园馆长许晓音带来关于《小恐龙撬动大市场》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演讲嘉宾们妙语连珠,让人意犹未尽。 众多专家共同探讨博物馆社会功能、藏品陈设与经营管理,共同畅想中外博物馆事业的美好前景,充分响应习主席提出的“让自然遗产鲜活起来”。 博览会博物馆主题论坛当天,正好是世界博物馆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矿博会组委会和中国地质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国际矿物学会博物馆委员会2016年年会申办仪式,向费德里科·贝佐塔博士递交举办申请。 博物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民众的精神家园,是青少年的生动课堂。中国目前在建博物馆达千余家,在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博物馆藏品采购需求巨大,经营管理方式需与国际融合。相信在矿物宝石博览会这个国际平台的不断推进下,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一定将会呈现出令人惊喜的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