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中国传统文化在珠宝营销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科教之窗  加入时间:2010-4-19 12:25:10  □ 张晓晖 武改朝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隐性的传授过程中,又以显性的方式展现出来,而这种显性则体现在实物上。珠宝,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也充分蕴含着悠久而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珠宝销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较好的促进珠宝首饰交易的完成,尤其在玉器销售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及特征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这里以玉文化为例,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神秘的宗教意义。而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因此,玉与古代中国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此外,还有诸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金绿宝石、碧玺、橄榄石、水晶、玛瑙以及观赏石等数十种宝艺石品种共同塑造的宝艺石文化。
  从珠宝营销角度而言,在珠宝玉石首饰商品销售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与顾客的沟通。良性的沟通,说到底是需要语言的交流,语言的交流需要建立在8000年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没有文化平台很难与顾客产生共鸣,直接影响珠宝玉器的销售。
  如何从消费者和商家两个立场上对待售的饰品进行介绍,如何在第一印象中赢得顾客的信任,除了珠宝首饰本身外在的感官因素外,恰当的专业语言、扎实的文化底蕴以及变通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对于玉器、观赏石等珠宝首饰商品的介绍,除却一般的销售技巧之外,更需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
  这里的文化功底,不单指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世界其他相关国家的文化(主要是宝玉石涉及的产地国家的文化)。并且,能够引导顾客进行一系列的联想,使顾客能够感知玉文化的魅力,促进交易的完成。

中国传统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珠宝营销就是把珠宝商品销售出去,因此在珠宝营销专业的教学中有必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或专门开设此课程,或在教学环节中融入。结合珠宝营销专业的主要课程,简述如下:
  一.《宝玉石商贸》课程
  此课程教学中,在进行模拟销售情景练习时,把学生带到一个真实的销售环境中,分别运用自己所学的宝玉石专业知识和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对珠宝首饰进行销售练习,使学生自我对比和体验两种不同的销售语言所带来的营销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销售水平的提高。
  二.《宝玉石鉴赏》课程
  该课程突出了“鉴赏”二字。鉴,乃鉴别、区分之意;赏,乃欣赏、赏析之感。教师摈弃枯燥的课堂讲授方式,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宝石、玉石进行评价、赏析,并对其文化进行广泛的探寻。例如,老师在讲授钻石“4C”分级(颜色、净度、切工、重量)、相似宝石与钻石的鉴别等基本知识时,通过钻石形成的影像资料讲解钻石形成的条件,让学生有一个立体、形象、生动的概念。同时,展示众多钻石精品图片,诸如:库里南、希望、塞拉立昂之星、金色纪念币、尤里卡、大莫卧儿、千禧之星、常林钻石等等。借助精品图片,讲述每一个名钻的由来,赋予神秘的名钻以历史的厚重感。又比如,谈到翡翠,教师从“翡翠”命名的来历、马帮偶遇美玉谈到四大国宝(“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览胜”、“四海腾欢”),其中无不蕴含中国的文化。虽然翡翠主要产自缅甸密支那地区,但其兴盛与传播要得益于中国的乾隆和慈禧自上而下的推崇。因此,推动了翡翠贸易在中国的盛行。
  三.《玉器概论》课程
  教师着重讲述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承载体——中国玉文化。教师从礼制化的商周玉器谈到大众化、平民化、世俗化的明清玉器。藉此,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磅礴流畅的中华文明史。“玉之五德”、“君子比德于玉”等因玉而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国家、对民族、对玉器的热爱。
  四.《绳结艺术》课程
  通过教师讲授绳结的基本操作要领以及对各种不同款式的绳结作品的鉴赏,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同时,将“中国结”等中国文化展示给学生。可以说,学生的每一个作品的完成,都是一次对中华文化全身心的感悟。“感悟绳结艺术,感悟中华文明”。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珠宝营销专业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中国文化史的表现方式,更是五千年中国文明史的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珠宝营销专业的课程正承担了这种载体的作用,在珠宝营销专业教学中,倡导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让珠宝商品更具扎实的文化内涵。

关键字 
科教之窗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