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珠宝市场上出现了“紫龙晶”与“绿龙晶”。“紫龙晶”是查罗石的商业名称,其颜色鲜艳,以紫色为主,其内部的紫色与白色细长纤状呈无定向缠绕,局部还有少量的深绿色斑块,似众龙飞舞,故俗称“紫龙晶”;“绿龙晶”内部结构与“紫龙晶”较相似,内部有银白色纤维,整体折射出鳞片般的光泽。据商家介绍,该“绿龙晶”与“紫龙晶”为同一种宝石品种,只是颜色不同而已。但经过常规宝石学测试以及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这两种宝石样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得出二者并非属于同一宝石品种。
常规宝石学测试
“紫龙晶”主要呈现浅紫色、紫色、紫蓝色以及少量的白色、金黄色、黑色、褐色及棕色斑点;玻璃——蜡状光泽,局部为丝绢光泽,半透明——微透明;折射率为1.56(点测),未见特征吸收光谱;摩氏硬度为5~6,小刀不能划动;密度为2.63g/cm3(静水称重法);集合体,放大检测其内部为纤维结构。“绿龙晶”呈绿色,含有白色色斑;玻璃光泽,微透明——不透明;折射率为1.58(点测);摩氏硬度约为2.5,小刀容易划动;密度为2.60g/cm3(静水称重法);集合体,肉眼可见白色片状解理面,酷似翡翠的“翠性”,具鳞片变晶结构与交织结构,裂隙少,质地均匀。 以上基本特征表明,“紫龙晶”的光泽较“绿龙晶”的弱,但透明度较“绿龙晶”的高,其最大的差异是摩氏硬度,“绿龙晶”可以被小刀划动,“紫龙晶”则不能,其它特征如结构、密度、折射率较相似。
红外光谱测试分析
采用布鲁克TENSOR27型红外光谱仪对“紫龙晶”与“绿龙晶”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漫反射法,分辨率为2cm-1,测量范围为400~1600cm-1,扫描信号累加为32次。 “紫龙晶”样品的主要吸收峰位于1113,999,954,456cm-1处,其中999cm-1处的吸收峰较强,这与查罗石的标准红外吸收光谱吻合。“绿龙晶”样品的主要吸收峰位于1033,650,470cm-1处,其中1033,470cm-1的吸收峰较强。因此,在中红外漫反射指纹区400~1600cm-1范围内,两种样品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及强度明显不同,可确定其为不同的宝石品种。
x射线粉末衍射物相分析
采用日本产Rigaku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两种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cu靶(Cukα,λ=0.154nm),x光管工作电压为35kv,电流为30nA,单色器Ni片滤波,扫描步长为0.02,积分时间为0.2s,扫描速度为4°/min,2θ分辨率为0.02°,连续扫描方式。将样品在玛瑙研钵中研磨至微米级细小颗粒,置入样品架的凹槽中,采用备压法制备测试样品。 结果显示,“紫龙晶”样品的主要物相为紫硅碱钙石,即查罗石,含有少量的钾长石、方解石和普通辉石;“绿龙晶”样品的主要物相为单一的绿泥石,且其峰形尖锐,表明其结晶程度较好。
结论
在常规宝石测试中,“紫龙晶”的光泽较“绿龙晶”的弱,但其透明度较“绿龙晶”高,前者不能被小刀划动但后者可以,其它基本特征如结构、密度、折射率则较为相似;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显示,“绿龙晶”与“紫龙晶”样品的吸收峰及强度明显不同,应不属于同一宝石品种;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紫龙晶”样品的主要矿物组分为查罗石,而“绿龙晶”样品的则为绿泥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