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环的来历
穿耳戴环之习究竟始于何时,考究起来比较困难。我国关于佩戴耳饰的记载,最早见于《庄子》。有趣的是,在远古时代,耳饰最初的功能并不在于装饰和美化,相反,它是一种地位的标志。 据刘熙《释名》卷四《释首饰》考证:“穿耳附珠,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女子,轻逸好走,故放以镶珰锤之也。”可见,耳环最早是中原以外少数民族为防止女子逃走,穿耳管束的一种工具。中原地区的妇女看到少数民族女奴隶戴着耳环耳坠,走起路来随身摇荡,并伴有悦耳的铃铛声,很有一番风味,就纷纷效之。 关于耳环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是:耳垂正中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耳环最初是用于医疗目的而出现的。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知道,耳廓是露在头部两侧表面的贝壳状隆起,上2/3是软骨组织,下1/3是充满脂肪的半月状皮肤,即耳垂。耳垂中央恰好是眼部的穴位,这正是夹戴耳饰的地方。据医学证实,这个穴位对保护视力、防止麦粒肿、急性结膜炎及老年性白内障等眼病均有疗效,特别是对预防和防治近视作用更为显著。而银质和玉石耳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银针和玉石针的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佩戴耳环是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的。 古代妇女佩戴耳环有档次之分,以标志佩戴者高低不同的身份,制作的材料也有金、银、铜、珍珠、玉石等。《韩非子》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薛公(即田婴)任齐国的丞相,齐威王的王后死了,薛公想弄清齐威王到底想立哪个妃子为王后,但同时得宠的妃子有10位,不便直接去问,于是薛公下令手下制作10副耳环,其中一副制作得特别精美。10副首饰做好之后,薛公把它们一齐献给了齐威王。第二天,薛公见到那副最精美的耳环戴到一位美艳绝伦的妃子耳朵上,于是便劝齐威王立她为王后。
古代耳环的特点
两晋乃至隋唐,妇女似无穿耳戴环之风习。到了宋元时代,耳环又开始盛行。这一时期,北方的辽、金少数民族都盛行佩戴耳环,耳环的款式各种各样,有以金丝编成底托,内镶宝石,另连缀穿耳的金丝柄的耳环;也有上为曲柄形的用以穿耳的弯钩,下为金丝编成的一个长方形框架,饰有雕琢各种各样的宝石的耳环。这些形制,对明清两代的耳环、耳坠影响很大。 到了明代,耳环的式样已是多种多样,而且轻巧精致。当时的耳环一般是用金银模压出花形,在花瓣或花叶部分镶嵌红、绿宝石而成。“葫芦耳环”在明代的贵族妇女中十分流行。这种耳环通常以一根细金丝弯制成钩状,金钩的一端穿上两颗大小不等的玉珠,大珠在下,小珠在上,小珠之上加盖一片金制圆顶,整个造型颇像一个葫芦。耳坠,是在耳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耳坠的形状为,上部是一个圆环,下部缀一组坠饰。 清代耳环更富有特点。除了继承了前代的款式以外,珍贵的宝石已被用于镶嵌于耳坠。据《天水冰水录》记载,当时用于镶嵌耳坠的宝石有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水晶、大青宝石、琥珀、玛瑙等。此外,小巧玲珑的“丁香儿”依然流行。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饰耳之环,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银一点……”清代妇女已经很注重耳环、耳坠与所穿衣着的颜色及式样的和谐搭配,并且注意在不同的场合佩戴不同的耳坠。 在我国古代,耳环好象仅限于女子佩戴,但在国外,却常见到男女均戴耳环的现象。在朝鲜发现的公元二世纪的古墓里,就有不少臼形的耳环,男女均用。在日本出现的古代金属首饰,也是男女都戴的。在古代埃及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国王和贵族戴着巨大的耳环,这种耳环不仅是一种装饰品,而且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古希腊,耳环作为一种避邪物,也是男女都戴的,古罗马的贵族,不仅佩戴耳环,而且在耳环上镶嵌大量的珠宝。直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男子还有佩戴耳环的。
耳环的种类
耳环主要有传统型、改良型和现代型等。传统型耳环款式主要有双丝花耳环、珍珠花形耳环、小饰钻如意耳环等;其结构主要有套穿式和插针式两种。一般来说,这种款式的耳环比较符合中老年女性佩戴。 改良型耳环:是指其款式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例如设计师们将我国消费者比较喜爱的一些吉祥图案或文字进行美化,对一些鸡心纹样、如意纹样等传统纹样进行夸张,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与韵味。 现代型耳环:现代首饰设计师一反传统首饰模式的束缚,在耳环的造型设计中大胆地吸收了现代美学、绘画、雕塑、建筑、工业产品设计及最新的科技成果,采用各种抽象几何和大规则形体,使耳环的审美价值与实用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使首饰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代装饰艺术的浪漫色彩。比如传统的耳环总是以小巧为宗旨,可现代的耳环则可大到半个脸庞那么大,如爆炸式、闪光式和回旋式等。从耳环的结构上来看,传统的仅有套穿式与插针式,而现代则还有螺丝式、弹簧式、吊垂式与套挂式等等。从色彩上来看,传统的耳环只有黄、白、两种,而现在则向复色、间色、补色等多色彩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