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珠宝玉石的心灵慰藉功能 (上)
 
珠宝文化  加入时间:2011-1-4 15:39:42  宝玉石周刊

      珠宝玉石,是大自然孕育的精华,它们色彩瑰丽、晶莹剔透、坚硬耐磨。这些珠宝玉石,或被人们收藏,或被制成首饰或者工艺品拿来欣赏。同时,它们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美玉是神圣的天地之精灵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农民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西,属神农架地区)上砍柴,看到一只美丽的凤凰落在一块青石上。传说凤凰是神鸟,不落无宝之地。卞和认定这块青石是个宝贝,就把它献给楚王,从中剖出了宝玉(即地质界认定的拉长石)。中间历经波折,卞和即使受到削足奇辱也不更改。这就是感人泪下,千古传诵,至今仍下落不明的和氏璧的故事。
      从这个历史传说中,可以看到在中原的美玉难得。否则,秦王也不会拿十五座城池(如现在的一省之地)、子民、财产去换和氏璧,即使在史传历来以产昆仑玉闻名的西域和田一带,古时采玉也异常艰难。古籍《尸子》一书载:“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反(返)。百人往,十人反(返)。”可见古代先祖为采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由于美玉的难得和玉质的纯洁,古人把它看得十分神圣。汉时,人们即根据美玉的特点赋予其五德:仁、义、智、勇、洁,甚至认为美玉清越的声音能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传说晋代富豪石崇家的婢女玉风擅长辨别玉声,她认为西方和北方的玉,声音深沉而玉性温润,常把它戴在身上,能使人秉性伶俐,品德端正;而东方和南方的玉,声音轻洁而性情凉,常把它戴在身上,可以使人精神振奋。这正好符合了以和田玉为代表的软玉和以翡翠为代表的硬玉的特性。古人认为玉石是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是阳刚正直的至纯之品。这种观点在古代的和田得到验证。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古时和田采籽精玉,俗以女人裸体在月光之下到玉龙喀什河捞玉。其原因即是玉为阳精,须用阴气相回才能使玉石不致流失。否则,难以捞到和田籽玉。
      玉石既然被古人看得这般神圣,就难怪古人常以美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以玉人形容年轻漂亮的美女了。

美玉是古代重大活动的必用器物

       中国的历史和玉一直是分不开的。古代帝王馈送、结盟、通问、朝见都要用到礼器,如玉璧、玉琮、玉珪、玉璋等。天子制作的印章必须用玉,称之为“玉玺”。天子封禅山川时,要用玉牒刻上字,再填以金泥,埋在地下。如古时称泰山为五岳之长,人们在山脚下就曾发现过玉牒。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帝还要往江湖里投玉简称“投玉简”。解放后杭州西湖疏浚时,就曾在湖底下发掘出宋代皇帝的“投玉简”(相当于现代的国书)。

葬玉是古人不朽的梦想

      据古人笔记记载,三国时,吴国孙权的部将为取板筑城,防备曹军进攻,在广陵大挖古墓,盗取棺椁。传说有一次,挖坟的士兵掘开一座洞室墓,沿着阴森森的墓道进入了墓室、劈开棺椁,士兵们向棺中一望都惊呆了。只见棺中躺着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衣着仍然闪烁着鲜丽的光彩,面容像活人一样,似有余温。当吃惊的士兵把死者从棺中抬出时,发现棺材里铺着一尺多厚的云母,死者就躺在放着30个白玉璧的云母上面。有几个胆大的士兵把尸体靠在墓壁,准备恶作剧一番,不料咣当一声,一块一尺多长状如冬瓜的白玉从死人的怀中落到地上,使这些盗墓者们看傻了眼……
      原来,古人十分迷信,他们认为玉石能使尸体不朽,想尽办法用玉石保存尸体。这种习俗自西周已经开始,《周礼·典瑞》中就有“大丧共饭玉含玉”之语。最初古人用玉石塞着死者的阳七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和阴二窍(肛门、生殖器),以为凡孔皆闭,元气不泄,便可以阻止腐液渗出,这种玉石被古人成为琀玉,又称九琀。后来,帝王将相不满足于此,又发明一种特殊的葬服玉衣(汉时称玉匣)。这种玉衣多用玉片编制而成,编串玉片的绳分金线、银线、铜线三个等级,分属不同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人使用,这就是史上流传后世的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出土于河北省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墓中的两套金缕玉衣,用东北岫岩玉制作,使我们终于看到两千多年前金缕玉衣的实物。自此以后若干年里,海内外兴起了仿制或假冒出土的金缕(铜缕)玉衣热,一些老板和官员不惜重金购买,以备长辈或自己百年之后享用,以保佑万年不朽,让仿制或假冒文物者着实赚了不少银子。但他们没有想到,刘胜夫妇早已骨朽肉腐,玉石使尸体不朽的说法不过是古人的美好梦想罢了。

 佩玉,古人对后代的殷切希望

      中国古代贵族王子家生了男孩,许多长辈往往送一件玉璋随身把玩佩戴,古称“弄璋”。这是因为古代朝聘、祭祀、攻战,都用璋作为信物,送儿孙辈“璋”为信物,是希望他将来能克绍箕裘、绳其祖武、建功立业。其实,“璋”在远古时就是先民用玉制作的劈竹篾,剥麻皮的生产工具。生了女儿则授之以瓦,所以古人把生女儿叫“弄瓦”。古时的纺锤多为陶制,故曰“瓦”。生了女儿送瓦,自然是希望女孩长大后纺纱织布,操持女红,这与古人重男轻女的陋习有关。
      古俗男子二十成人,要束发而冠。贵族王子当然要戴玉冠。女子十五及“笄”,笄即成人。笄又名簪,平民百姓簪用木制,而富贵人家则用金玉等种。除束冠,簪玉之外,古代贵族的男子还会佩戴玉石,妇女则身饰玉环、玉佩、玉镯,头戴玉搔头、玉步摇、玉项链等。由此可见,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玉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也在不断增加。

关键字 
珠宝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