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先艺术后装饰主义
从20世纪初开始,LouisCartier把来自埃及、波斯、远东和俄罗斯芭蕾(the Balletsrusses)的一些设计灵感和风格融入到传统的更富几何图案和抽象性的设计中。1906年,他们开始把拥有浓郁色彩的一些崭新材料,如玛瑙、珊瑚等运用到设计中,并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新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在1925年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装饰及工艺艺术展览之后,被誉为“装饰艺术”(ArtDeco)。 1925年,从装饰主义风格珠宝首饰出现在巴黎的展览开始,装饰艺术本身体现在珠宝中的只有设计手法;欧洲传统的古典主义风格框架仍有体现,这时候的珠宝依然保留了强烈的几何特征轮廓,但使用珍贵的彩色宝石成为同时期奢侈级珠宝的强项,与黑玛瑙,翡翠,琥珀,玛瑙等一道,组合出前所未有的多彩珠宝来。小颗粒的钻石被切割成各种形状,以适应新的珠宝设计需要。新的珠宝造型多是抽象化的,虽然灵感上承自19世纪末的艺术风格。与此同时,因为欧洲与中国和埃及进一步接触,让非欧洲文化进入主流珠宝设计视野,所以少量的异国情调得到引用。 说到影响力,让名贵珠宝成为旧贵族、新资本基层财富与品位的象征,并成为现代设计艺术载体这样的重要改变,威廉·莫里斯做到了。在高级珠宝首饰工匠聚集的勒内拉利克,珠宝商们追捧法国艺术风格的群体有了类似的倾向,他们从大自然里寻求新的灵感,而不是古典风格追求的历史感。这时候的珠宝强调艺术化的设计,而非昂贵的材料。新的材料也被介绍到欧洲,比如来自非洲的动物角。新鲜,猎奇,威廉·莫里斯和勒内拉利克的匠人们满足了欧洲新富足人群的心理需求。 玉髓和珐琅胸针,科学神秘主义时期,亚、非、拉美洲文化为猎奇的欧洲人所欢迎。(图5)

▲ 图5
集合自然造型和装饰艺术造型大成的华美手镯,使用了昂贵的祖母绿和蓝宝石材料。(图6)

▲ 图6
使用紫水晶、黄金和钻石的吊坠,精密机械业的高度发展让它在方寸间饰以完整的钟表。(图7)

▲ 图7
20世纪40年代后:归于低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装饰艺术风格在珠宝中的普及进一步凸现。同时期的时装界引入了背带扣,注重廓形营造,常常可以看到好莱坞女神们身穿宽阔的肩部设计和收紧的腰部,长度也有了明显收短的裙子。受战争影响的欧洲人已经无暇添置珠宝,美国人的新需求带动了审美的变化,同时代的彩色珠宝倾向于大而明快的现代主义设计。同时由于战争中盟国和轴心国收藏起黄金作为金融战略物资,1935年以后,铂金也得到更重要的地位。 1950以后,典雅风格和波普艺术开始影响世界,经历了黯淡的二战十年,时装设计在50年代开始复苏,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newlook(新面貌),长A字裙、紧身上衣,典雅精致,时装大师迪奥(Dior)以优柔典雅的风格而被称为“温柔的独裁者”。在服装设计中表现为大量采用发亮发光、色彩鲜艳的人造皮革、涂层织物以及金属和塑料制品等。成功的“新面貌”导师迪奥并没有完全排除珠宝继承战前和战时的风格,强调应因宝石的大小而设计。 然而,贵族时代的结束即使是美学大师也无法阻挡,繁荣的20世纪50年代最大的趋势就是整个世界珠宝首饰返回白金钻石,彩色宝石珠宝陷入长期的相对沉寂。 使用了海蓝宝石和钻石的简洁设计,展示了装饰主义风格与解构主义过渡时期的独特美感。(图8)

▲ 图8
海蓝宝石指环,合金技术进一步发展,长方形切工碎钻串联成线形,与双色金堆砌出仿古典主义的意味。(图9)

▲图9
Cartier制作的典型的装饰艺术作品,突出大颗蓝宝石本身的美感,佐以钻石的精美戒指。其中大量使用了圆型切工和长方型形切工的茶色水晶,20年代以后得到应用的黄金合金让镶嵌更牢固,固定用金爪很少,宝石排列更密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