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珠宝与文化
珠宝文化 加入时间:2008-8-25 16:04:42 □ 李国忠
(接上期)
二、 龙的形成时代
由于龙的形象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早期的龙纹与后期的龙纹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以今天的龙的形象去硬套我们祖先心目中的龙。但对龙的观念,或者说对龙的神性、灵性的理解却是大体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将问题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龙的观念的出现时代,另一个是成熟龙纹的形成时代,两者之间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考古资料看,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的一处壮年男性墓葬中,曾发现墓主人尸身左右用蚌壳精心摆塑了一龙一虎,龙东虎西,龙威武雄壮,张口吐舌,四肢有爪,尾长而分叉,这一形象被学者们称为中华第一龙。仰韶文化距今6500—7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因此,龙的观念的出现时代应不晚于新时期时代早期。
龙既然是想象中的动物、是神,它的形态也就有了随意性和多样性,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龙的形态的理解不同,不过其发展的线索是越来越脱离自然动物形态,越来越十全十美,最终成了多种动物的集合体,至东汉时期,王符所描绘的龙的形象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龙纹,其后的变化就不大了。即成熟的龙纹的形成是随着大一统的封建时代的形成而出现的,在秦汉时期已基本完成。
三、 龙纹的演化
龙的形象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不断地发生着新的变化,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复杂,形体越来越趋于程式化。
原始龙纹形象可以明显地看出其来源,如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红山文化玉龙,为猪首蛇身的弯曲“C”字形。爱家店下层文化敖汉旗大甸子陶器上的龙纹为鸡首而双蛇身。
商周时期,龙纹在玉器和青铜上大量出现。大致可分出三种类型:一类是没有肢爪,近似爬虫类的龙纹,一般称之为“蛇体形”龙纹,也有一首双身蛇体龙纹变体。《山海经·卷三》曾载一种怪物:“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遣,见则其国大早。”另一类是有肢有爪的,近似走兽的龙纹,大多张嘴、跑动,带有卷转的尾巴,被成为“兽体形”龙纹;还有一类是以上两种龙纹的组合形式,由兽头连接一条蜿蜒的身躯,不妨称之为“蛇兽合体形”龙纹。这是最后一种应是真正的龙纹,并且这种龙纹开始有角出现,角的形式多样,有内卷角、外卷角、曲折角、长颈鹿角、螺旋角等,龙角的形成,使龙纹在以后的发展中,成为不同时代的标志。从造型上来看,有贴地面而行的行龙,有向上升腾的升龙,有向下滑行的降龙,有蜷缩成一团的团龙,有绕柱而卷的卷龙等。其形态与龙在器物上所处的位置有关。(待续)
关键字
珠宝文化
相关文章
【网友投稿】
【论坛交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站导航:
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诚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网站地图
|
网上书城
|
联系我们
|
网友投稿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
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
昌龙网络
(
B2B
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