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珠宝与文化
 
珠宝文化  加入时间:2008-6-30 9:39:33  □ 李国忠
      (接上期)
      四、中国玉雕作品的意境美
      中国玉雕作品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是世界雕塑苑中的一朵耀眼的奇葩,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美学思想、宗教观念等丰富内容。我们欣赏玉雕作品,评价玉雕作品的目的和标准,就是看其中有无意境。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之美,由于我国古代艺术以诗歌、书画为上,故讨论意境的材料多半由诗、书、画而生发。   
      意境指的是诗词、书画、戏曲、园林等门类艺术中,籍助于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所成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而进入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境。
      意境这一美学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哲学在艺术领域的体现,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此,艺术之妙、之美、之最高境界,就在于以可道之言、可名之物、可象之形来表达自然界中的不可道、不可名、不可形的“道”  。
      随着我国诗词、绘画艺术的发展,“意”或“意境”终于被引入诗歌、书画创作领域。晋·王羲之《论书》曰:“……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余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唐代诗人王昌龄《论文意》曰:“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即是指出了诗歌创作的方法,首先耳目听到外界之音,看到外界之境,然后深入思考,探究其中所含的妙理,最后将这种妙理不着痕迹地藏隐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
      北宋·梅尧臣论作诗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清·笪重光在《画筌》中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待续)
关键字 
珠宝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