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中国玉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完美结合
—— 从奥运徽宝中国印谈起
珠宝文化 加入时间:2008-6-16 10:16:29 □ 栾秉璈
(接上期)
有人主张在玉的名称上“淡化产地”,中国玉文化研究古代玉料来源问题一定要涉及产地,特别是考古发掘出土的数十万件古玉器,研究和探讨古玉产地非常重要,目前也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地质找矿工作者也要研究玉矿的产地和产状。提倡玉的“淡化产地”无益于玉文化、考古和地质探矿等各项研究工作。
在29届奥运会到来之际,全国闪石玉各产地应团结一致、上下一盘棋来考虑怎样全面、客观、历史地在中国玉文化的框架下宣传好中国具有一万年历史的博大精深的玉文化,不能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改变传统的玉名称和对玉“淡化产地”的争议上来。
(三) 和氏璧的历史之谜:
历史资料显示和氏璧在后唐末帝李从珂与皇后、太子等自焚玄武楼而失传,但也有众多不同的说法,而且其后又出现许多假和氏璧,议论不止。和氏璧究竟何时失传,是一个历史之谜。关于和氏璧的材质,有人说是和田玉,有人说是绿松石,有人说是独山玉,更有人说是翡翠,历史上也有“蓝田玉”之说,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和氏璧与传国玺没有关系。如前所述,把和氏璧当成扁圆有孔玉璧,因而不能制玺是一种误解。唐人杜光庭《录异记》载:和氏璧是“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早在民国七年(1918年),地质界前辈章鸿钊先生考证认为,和氏璧不是一般的玉,而是“拉长石月光石”(有变彩者,应称“变彩拉长石”——笔者)。和氏璧的材质,也是争论不休的历史之谜。笔者认为,从中国玉文化角度出发,各种争议是有益的。
(四)印章为何器重石材:
赵汝珍《古玩指南续编》:“石质古不以为印,唐宋私印始用之,不耐久故不传。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陕州获石玺一,纽文与传国玺同,不知作者为谁。石有数种,灯光为最,其文冻石,俱润泽有光,别有一种,笔意丰神,即金玉难优劣之也。”
宋、元、明、清以来,印章为何器重石材而使印章石成为主要材料,其最明显的原因是印章石的质地适合篆刻艺术刀法。印章石中的青田石、寿山石、田黄石、昌化石、巴林石和鸡血石等,硬度较低(摩氏硬度约2),细腻性脆,适合刻章运刀中的复刀、平刀、反刀、飞刀、冲刀、挫刀、刺刀、埋刀、补刀等各种刀法。
此外,加上石质的温润细腻、色泽诱人、有的透明似冻、有的品种珍贵稀少和资源不可再生等原因,使石章收藏身价越来越高,其中浙江青田石、福建寿山石、内蒙古巴林石、浙江昌化鸡血石在本世纪初已被中国宝玉石协会评选为中国“国石候选石”。下面重点介绍中国“国石候选石”的石章和石雕材料及其历史沿革。
四、浙江青田石及其历史沿革
(一)青田石及其品种
青田石在中国印章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较早被引入篆刻艺术殿堂的印材。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山口、方山、塘古、领头、季山等地。“青田之名,昔在寿山上,其明莹者夙有灯光石之称。”(章鸿钊《石雅》,民国七年)(待续)
关键字
珠宝文化
相关文章
【网友投稿】
【论坛交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站导航:
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诚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网站地图
|
网上书城
|
联系我们
|
网友投稿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
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
昌龙网络
(
B2B
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