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金价不断攀升,生产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很多中小型黄金珠宝首饰加工厂都不堪重负,市场的洗牌让渠道和零售商客户资源逐渐向品牌信誉高、具有实力的大型首饰加工厂集中。面对生产成本的攀升,上游首饰生产加工业竞争加剧,深圳市意大隆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何姿锡认为,生产企业要保证自己所占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在生产规模、专业化服务,零售终端等综合竞争力方面不断提升。为此,意大隆公司从专业铂金首饰生产商向综合型贵金属首饰生产商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
整合资源 创造最大生产力
在今年年初,意大隆公司为有效整合企业资源,重新将雅俪珠宝收归自营零售品牌,并对雅俪所辖的两家黄金加工厂与意大隆铂金加工厂进行整合,实行统一运营管理,这样调整后,意大隆公司黄、铂金素金首饰生产能力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企业整体业务线条更加流程,定位更加准确。 据悉,雅俪首饰原是意大隆公司打造的一个零售品牌,并在2006年,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在2008年前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黄金成为当时首饰消费追逐热点,意大隆公司决定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黄金首饰生产线,于是将雅俪品牌分离开来,成立独立的雅俪运营中心,并建立雅俪黄金加工厂,从而达到扩展黄金首饰生产线的需要。 何姿锡表示,意大隆公司与雅俪珠宝品牌先分离再合并的战略决策,都是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实际情况而决定的。 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黄金因为保值增值的功能,受到消费市场的追捧。意大隆公司决定增加黄金首饰生产线,而要增加一个黄金厂,会涉及到人员管理、流程管理、财务管理、税务等多方面的问题,公司当时的体制不足以融入一个新的黄金加工厂,调整十分费劲。因此公司决定先将雅俪品牌分离出去,并成立深圳市雅俪金饰珠宝有限公司,下设两个黄金厂。雅俪的独立让公司运营管理变得十分灵活,也帮助公司更为有效的拓展了黄金首饰的生产批发市场。 与此同时,全国数十家雅俪零售店为新设的黄金厂前期运营也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渠道。经过两年多的运营,雅俪管理的两个黄金厂运转得相对比较成熟,成为很多大型零售品牌的指定供应商,客户相对比较稳定。而意大隆公司按照规模化企业方式运营,机制和结构基本调整到位。现在意大隆公司将雅俪重新合并过来正是时机,不仅能让工厂通过整合形成最大的生产力,而且能将渠道资源价值最大化。 意大隆与雅俪的有效整合,也将使意大隆公司的生产规模与运营管理能力能够得到最大的提升。另据了解,意大隆公司还计划成立镶嵌工厂,目前已在深圳罗湖东方国际珠宝城开设自营旗舰店,专营镶嵌、翡翠和彩宝饰品。
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专业性开发
按照以往珠宝加工厂的惯例,企业会竭尽全力开发尽量多的款式,有的生产企业每月开发上千个款式,尽管款式多,但创新能力不够,不能满足零售商特别一些大中型品牌商产品差异化的需求。 为此,意大隆提出:有针对性开发产品。据何姿锡介绍,意大隆一直在进行尝试和创新,目前已经专门推出“一对一”和“区域封版”业务模式。 “一对一”模式就是生产商为某个大型品牌商独立开发全年不同季节的首饰产品。品牌商直接进入到产品开发环节中来,提出相关的需求,然后由供应商策划不同的主题,而后开发该主题产品。“一对一”业务模式实施后,最大的转变就是,零售品牌驻深圳机构负责人一起来参与定稿,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便于企业适时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的开发方向。 所谓“区域封版”就是零售商采购某个主题系列或者某个款式的产品到一定数量,他可以提出“区域封版”,那么生产商就会将该款或者该系列产品保护起来,不再卖给该零售商所在区域的其他零售店。 何姿锡说,大型的零售品牌各地门店的数量多,可以大批量采购,对某些款式进行封板。而对于多数零售商来说,既希望采购到差异化产品,采购数量又往往达不到封板的数量,这样一来,“区域封版”业务模式就发挥了作用。 无论是“一对一”还是”区域封版”都体现出生产商开始关注消费市场的真实需求,注重与终端零售商紧密联系和沟通。
顺势而为拓展终端零售市场
“生产商去做零售,不是应不应该,而是合不合适。做零售终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当生产具备了足够的财力和人才储备,占领终端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必须,因为”终端”为王是一个不变的市场准则。”何姿锡如是说。 目前意大隆公司拥有“雅俪”和“EDL”两大零售品牌,并分别在杭州、南京、武汉、长沙等一线城市开设了办事处及零售店。直营与加盟同步进行,希望在生产领域扩展实力的同时,终端零售作为长远发展的铺垫也不遗余力。 何姿锡认为,生产商发展终端零售最明显的优势就是产品的优势,可以直接从自己工厂拿货铺上就行。另外,因为生产商的产品是自己生产或者从同行工厂以最低成本价采购而来,可以实现“厂价直销”的竞争优势。 终端是直面消费者的市场,而产品的最终买单者是消费者,拥有消费者才是最终取胜的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