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块欧泊石上,你可以看到红宝石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祖母绿般的绿海,五彩缤纷,浑然一体,美不胜收。”古罗马自然科学家普林尼提到欧泊时曾这样说。 欧泊,一种有机宝石,人们又称其为贵蛋白石。它是二氧化硅溶液流入内陆地层的缝隙和空矿地带沉积而成,其沉积作用发生在距地表约四十米深处,大约每五百万年沉积物会加厚一厘米,之后的一二百万年期间随着气候变化沉积物开始慢慢凝固。欧泊是没有黏结在其他沉积物上、又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坚硬的那一小部分。 欧泊,英文为Opal,源于拉丁文Opalus,有“集宝石之美于一身”之意,具有绚丽夺目的变幻色彩,即“变彩效应”,是欧泊的最大特点。在很久以前,由于科技水平所限,人们对于欧泊变彩的原因一直弄不清楚,即使用光学显微镜将欧泊放大到2000倍,也看不出特别之处。直至1960年,澳大利亚的桑达斯博士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原来作为欧泊原料的蛋白石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具有“变彩”的贵蛋白石;一类是没有变彩现象的普通蛋白石。贵蛋白石是由大小不等且排列有序的球状或颗粒状粒子构成的集合体,这些整洁排列的集合体像光栅一样,当白光射在上面后即发生衍射,大粒子衍射红色光,次大粒子衍射绿色、蓝色、紫色光,小粒子衍射天蓝色光。由于粒子间有间隙,所以散乱的光会再次反射,转动欧泊时会产生美妙的变彩效果。而对于普通蛋白石,虽然它也是由二氧化硅小圆球组成,但小球的直径大小不一,分布杂乱无章,排列无一定方向,因而只会呈现一种暗淡的白色,故不能作为宝石原料。 欧泊是一种有“生命”的宝石,它含有3%~30%结晶水,虽然在日常的佩戴过程中,欧泊中的水不会逸出,但长期的高温或湿度过低的环境都会造成水分流失,那就意味着它会随着时间流逝,多次暴露于空气中而出现裂纹或瑕疵,变彩减弱或完全丧失,情况严重时会爆裂。所以,如果你希望欧泊能保持美丽、恩泽后世,那就不要戴着它一同桑拿或者在海滩上沐浴阳光,也不要戴它参与你撒哈拉沙漠的冒险之旅,干燥的空气和高温环境是欧泊最大的杀手。 直到19世纪末,捷克斯洛伐克一直都是欧泊最主要的产地,随着20世纪初捷克斯洛伐克的解体和开采矿藏的逐渐匮乏,澳大利亚取而代之成为当今最大的欧泊产地,因此欧泊也被为“澳宝”,意为澳大利亚的国宝。澳洲的欧泊产量巨大,可以占到全球产量的95%,还有5%的份额来自其他不同国家。昆士兰盛产白欧泊,墨西哥出产火欧泊及晶质欧泊,美国、巴西、洪都拉斯、日本、中国也都发现有欧泊矿藏。 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天然欧泊外,现在还有大量合成欧泊。天然欧泊和人造欧泊的区别较为困难,它们具有相同的成分,紫外荧光基本上一样,但合成欧泊没有X射线荧光。去掉长波紫外线之后,除巴西欧泊石外的大多数天然欧泊将发出几秒种的磷光,合成欧泊则不发磷光。另外,合成欧泊在紫外线照射下(尤其长波)比天然欧汪更透明。 合成欧泊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构造,通常在穿过其表面的镶嵌图案中有好的变彩。在这种镶嵌图案的内部有蜂窝状、蛇皮或类似鱼鳞的构造,也称“鸡笼”,因为它极像一层细铁丝织网,合成黑欧泊在顶光和背光照射时,经放大就可看见这种构造,而合成白欧泊中因缺少参照而不容易看见。 近些年,随着珠宝消费者购买首饰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欧泊也成为了众多珠宝企业亲睐的首饰制作原料。比如,致力于彩宝开发和设计的仙路珠宝选用的优质欧泊主要有黑欧泊、白欧泊、果冻欧泊和火欧泊等。其中,优质黑欧泊稀少且价格高昂,价格是普通白色欧泊的十倍,同时每克拉价格高过钻石;好的白欧泊是变彩最强烈的一种,也是高价追逐的对象;而火欧泊的颜色从黄色到红色都有,但鲜艳的红色最为昂贵。火欧泊在美国市场是最受欢迎的品种,美洲对火欧泊的欣赏程度更是高涨到了近似疯狂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