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华昌珠宝:品牌72载正盛开
 
珠宝品牌  加入时间:2010-12-20 11:30:10  □ 本报记者 刘书兰 王莉娜

      源自香港,始于1938年,已历经72年风雨的华昌珠宝,如今,花开正红。
      每一个品牌背后都有一段传奇历史,华昌珠宝也不例外。上世纪三十年代,现任董事长张国王的祖父——张阿岳与堂兄张如鑫,跟随父亲张阿罕学习珠宝首饰加工,学艺有成之后,从香港辗转到上海,经营“天发珠号”银楼,凭着“金镶玉”和“玉镶金”的特殊技艺,发迹并扬名于上海滩。晚年,张阿岳精心绘制了《华昌家传玉镶金仿古图谱》、《华昌金包玉图谱》等四本手册,留传给子孙,使“金镶玉”、“玉镶金”传统技艺得以永世流传。再后来的故事,大家现在都非常熟悉:张阿岳的孙子张国王继承并发展了“金镶玉”和“玉镶金”这一传统祖传特色技艺,将华昌珠宝老字号品牌发扬光大,树立了中华金镶玉典范。
      有时候文字显得有点“残酷”,它能将漫长的72年奋斗史,浓缩成短短的几行字且表达的异常平淡、波澜不惊,其品牌奋斗过程的辛酸、曲折,只有经历者自己体会了。
      值得最初创始者欣慰的是,如今的华昌珠宝已今非昔比,它不再是最初福建省莆田市沿海村落中的一个作坊,也不是位于上海的一个小号银楼,它的分公司和旗舰店“南扩北进,布局中国”,品牌连获殊荣,迈入“品牌丰收年”,产品营销渠道更是从之前的单一批发发展到批发、零售、连锁加盟“三马”并驾齐驱。

连获殊荣 迈入“品牌丰收年”

      正如华昌珠宝市场总监陈建华所言,“今年可谓是华昌珠宝的‘品牌丰收年’”。可不,4月份的时候,华昌作为福建省入驻上海世博园的唯一珠宝品牌入选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生产商、零售商”;5月份,以13.6亿元的估值入选了“2010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6月,华昌产品荣获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特别金奖”;10月,华昌又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而目前,公司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
      “这些荣誉代表着社会各界对华昌的认可,我们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会再接再励,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回馈消费者,服务社会”。面对各种荣誉,陈建华如此感受。

南扩北进  布局全国

      陈建华介绍,目前,在市场方面,华昌采取“南扩北进”的战略。即扩大原来已有的南方市场,同时进入北方市场。
      仔细想来,华昌的此市场战略确实有诸“迹”可循 。其在深圳的营业展厅面积比原来有所扩大,达到700多平方米;12月1日,占地53360平方米的华昌珠宝工业园正式破土动工;而作为华昌珠宝重要“根据地”的福建莆田步行街店,日前也重新装修完工,品牌形象全面升级,即将盛大开业。至于“北进”方面也很明显。近日,华昌珠宝北京分公司暨旗舰店隆重开业,位于西城区新街口万丰珠宝城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的二楼旗舰店,也已经宣告了其欲想以“金镶玉”精品迅速抢占市场的“野心”。另外,华昌在福州、郑州、广州、上海也都有分公司,几乎已经完成了在全国市场的布局。

产品携文化和时尚共舞

      一直以来,部分珠宝品牌的产品定位都徘徊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之间,难以把握。因此,造成其产品要么“时尚有余,文化不足”,要么“传统过剩,时尚贫血”,而华昌珠宝却在“传统文化”和“时尚潮流”上找到了平衡:既与传统文化同行,又携现代潮流共舞,因此,产品深受全国各地经销商青睐和消费者追捧。
      对此,陈建华表示,华昌珠宝一直很注重产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并力求用时下人们喜欢的现代方式去呈现,以期与消费者达成更深层次的沟通交流。比如,最近新推出的“明清宫廷八大件”,设计师通过精细的摸索和创新,让文物走出了陈列馆,通过与珠宝的融合,既表达了华昌“传承宫廷技艺“的核心价值诉求,又体现出现代感和时尚感。此外,华昌珠宝的“金石和鸣”新品,还将悠久的礼乐文明引入珠宝首饰领域,选取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元素与符号,运用古朴的艺术手法和先进的技术工艺,打造出全新的珠宝首饰系列。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华昌珠宝新品“海洋童话“以及“知音有你”系列也极具时尚感,前者用黄金搭配多种宝石,塑造出珊瑚、海螺、游鱼、海豚等多种可爱、灵动的海洋生物造型,后者,则通过吉他、二胡、跳动的乐符等为当下时尚男女弹奏了一曲“永恒恋曲”。
      “明年,华昌珠宝会更加注重产品在时尚与文化的主题延伸,我们是‘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特许产品生产商和零售商,借助这个平台,华昌会针对80后、90后的消费群体,推出一些更加时尚和活泼的产品。”陈建华补充说。
      谈及明年的计划,陈建华同样胸有成竹。“明年是华昌的品牌升级年,我们准备请国内最顶级的明星做代言,具体人选还在物色中,此外,还会继续加大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力度,扩大营销渠道。”日月光华,东方昌昌。作为国内金玉镶嵌的领军者,祝福满怀壮志、运筹帷幄的华昌人,继往开来,不断开拓进取,以使企业基业长青,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关链接:

      “金镶玉”在琢玉工艺学上学名称为“金银错嵌宝石玉器”,民间俗称“金包玉”。汉代时因“和氏壁”玉玺缺角,能工巧匠以黄金修补,遂称“金镶玉玺”,“金镶玉”工艺便由此得名。清初我国的“金镶玉”工艺十分盛行,清乾隆皇帝曾写下许多赞美“金镶玉”工艺的诗篇。俗语说“有钱难买金镶玉,有眼不识金镶玉”便印证了金镶玉在玉文化中的地位。金玉相配作为财富和权力象征,一直为帝王把持。但这种工艺精细复杂,耗时费工,所以这一工艺在清道光之后极为罕见,在民间流传如凤毛麟角,几近绝迹。

关键字 
珠宝品牌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