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郭卫军:把玉雕金银错技艺发挥到极致
 
玉石文化  加入时间:2016-8-29 10:42:19  byszk

      “犹如精美的画作,宛若悦心的书法。精细的黄金丝线在温润的玉石上随意的勾勒,俊逸洒脱,挥洒自如,让人如痴如醉。沉迷其中,如置身艺术瀚海,情难自拔。”走进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郭卫军的工作室,仿佛置身于玉雕金银错艺术的殿堂,一件件精美的玉雕金银错技艺精品,如同会说话的石头,瞬间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不敢相信玉雕金银错竟然如此之震撼。前不久,新西兰的珠宝专家来北京考察,看到郭卫军的玉雕金银错技艺,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以为是在玉石上面涂的颜料,当得知是用黄金丝线镶嵌的时候,都由衷地感叹,纷纷竖起大拇指:”very very good!”

 


      在我国玉石雕刻百花奖、百工奖、中华龙奖等评奖活动中,郭卫军大师的玉雕作品和玉雕金银错艺术作品,多次获得金奖、银奖和最佳创意奖,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他的很多作品备受藏家青睐,成为行家里手的收藏必备品。
      简单的寒暄之后,郭卫军大师已沏好茶水,我们边喝茶,边聊天。伴着淡淡的茶香,和着窗外动听的鸟鸣,郭卫军大师讲述了他的艺术理念、创作历程和对玉雕金银错技艺的执着追求。

      玉雕艺术和金银错技艺的珠联璧合
      俗话说,有眼不识金镶玉。“金镶玉”其实就是玉雕金银错技艺。玉雕金银错技艺一直是以皇家技艺著称,老百姓很难接触到这些高端艺术品。由于这项技艺的难度较大,工艺非常复杂,很少有人从事这项技艺,更加凸显了玉雕金银错艺术的珍贵和稀有。“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玉雕金银错作品,但是很多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银错技艺,对金银错技艺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经常会出现金丝线脱落的情况,况且很难修复,因为已经破坏了玉石的表面形制。”郭卫军告诉记者。
      作为中国乾隆工金镶玉的新一代传人,郭卫军是目前我国青年玉雕金银错工艺的代表人物,也是真正掌握玉雕金银错技艺的青年玉雕艺术家。谈到他的玉石雕刻经历,郭卫军很欣慰的表示,他得到了知名玉雕艺术家的指导和点拨,加上自己的深厚艺术功底和对艺术的潜心砥砺和不断创新,才使自己的玉雕金银错艺术迈向了新的高度。
      凭着对玉雕艺术的挚爱,郭卫军2000年开始拜师学艺,真正走上自己的艺术生涯。他先后师从马进贵、袁广如等名师,加上自己的艺术天分和勤奋好学,他的玉雕艺术得到充分展现,老师们对他的艺术事业给与了很高评价。2005年,郭卫军开始创办自己的工作室,并潜心研究几近失传的乾隆工艺金镶玉痕玉技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匠人精神,他慢慢掌握了这项宫廷工艺绝技,并将痕玉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郭卫军在潜心学习技艺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承,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把玉雕技艺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在认真研究玉石雕刻技艺之外,郭卫军还跟随师父马进贵学习了金银错技艺,把玉雕和金银错技艺完美融合,使玉雕金银错技艺绽放出更加绚丽的火花。如今,郭卫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他的玉雕金银错技艺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玉雕金银错技艺。他在玉雕界也找到了自己准确定位,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话语权。
      玉雕金银错技艺是玉雕技艺和金银错技艺的完美结合,能将玉雕艺术和金银错艺术两者都做精的人却少之又少。然而,郭卫军即是玉雕大师也是金银错大师,他将玉雕金银错工艺完美结合,实现金玉合璧,珠联璧合。郭卫军认为,他之所以能把玉雕金银错工艺做到极致,是因为他对玉雕艺术有精准的把握,对玉石的质地和硬度等了如指掌,然后才能根据玉石的特性,进行开槽、镶金。“由于开槽的厚度很浅,最浅的大约在0.8毫米,甚至是0.6毫米,玉石的硬度很大,有的又很脆,稍有不慎,槽型就会破裂,前功尽弃。”郭卫军说,如果对玉石的特性没有精准的把握,很难把金银错技艺运用上去的。

 

      不求数量,只求精品
      玉雕金银错技艺是我国皇家工艺的代表,有极高的艺术含量和文化价值,是中华艺术的瑰宝。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就是金镶玉制成,向全世界人民展现出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玉石文化。“正是由于金镶玉在中国玉石文化的地位,作为玉石从业者来说,更不能有半点马虎,对每件作品都要精益求精,这也是对玉雕金银错技艺的尊重。”郭卫军起身拿起自己的玉雕金银错技艺得意之作《龙凤壶》向记者解释道:“整件作品制作精细,创意十足。壶体可一分为二,上部为壶身,下部为壶托。壶托包括有4个小杯子,依型置放,打开就是一套整体的壶具。壶柄为龙,壶嘴为凤,一龙一凤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壶身壶托都采用了痕玉错金嵌宝石工艺,整部作品从材质到设计到工艺都是完美的结合体。”放下《龙凤壶》,他又高兴的拿出了一件《错金嵌宝石香囊》。这件宝盒器型和规格与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痕都斯坦《错金嵌宝石香囊》完全一样,堪称玉雕金银错技艺的精品。“作品不能仅仅迎合市场,而是应该反应艺术本身。只要能做出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自然就会赢得市场。”郭卫军的作品从不以数量取胜,注重少而精。
      有时候,郭卫军也很无奈,一些客户定制的作品总想很短时间内就要,但是他从不会答应,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要做出一件精品是要花费很长时间的和精力的。现在玉石产业进入低迷期,这对郭卫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他有足够的时间沉下心来做一些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

      经常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在国内的一些展会上,郭卫军经常看到一些仿制品,有的看似外形与他的作品一样,但是一些关键性的细节仍然做的十分粗糙,一些关键技艺根本没有把握住。对于这些仿品,郭卫军感到幸福的烦恼,欣慰的是玉雕金银错技艺正在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烦恼的是,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模仿者没有掌握金银错技艺的真谛,只是了解一些简单的工艺,核心的东西没有专门的学习是无法得到的。”郭卫军表示,他的一些玉雕精品都有他自己的落款和防伪标识,拥有着可以清晰分辨作品的真伪。同时他的玉雕金银错技艺“绚丽套件”、“鸟巢套件”和“跳动地旋律套件”等三大套件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三大系列也是我将重点推出的精品系列,走高端定制化之路,为客户提供专供的专利产品。”郭卫军对自己的思路做出清晰的定位。
      当记者问及营销手段时,郭卫军很自信的说,他的作品一般都是通过空空相传的方式销售的,并没有主动去拓展市场。这么多年来,很多朋友都了解了他的作品,也认识了玉雕金银错技艺,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他的人品。“虽然目前玉石市场很低迷,但是我的定制产品还有一定的市场,这也是我的主要的方向。”郭卫军表示,今后他也会逐步推出一些小件的玉雕金银错精品,满足市场需求,让广大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来自宫廷技艺的首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郭卫军笑着说。
      “金银错从传统中走来,还要向未来走去。”郭卫军坚持对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瑰宝的继承和弘扬,是对历史的肯定和尊重,而创新是对传统的激活和变革。他将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创造更多更新更美更具时代特点的鲜活的艺术精品。

(焦国涛)        

关键字 
玉石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