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玩玉人来说,如何欣赏一件玉雕作品是一件必修的功课。初涉玉雕的鉴赏家、收藏家,往往不容易分出作品的高下。认得雕家名气却不一定认得雕家作品。而且现在的情况是,中国玉雕艺术和真正的玉道大多人看不懂、不会看。那么该如何欣赏一件玉雕作品呢?
当前玉雕欣赏面临的主要问题 今日,东西文化碰撞加剧,加之理论上的混乱、误导,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部分雕刻大师对传统艺术产生了动摇,对现代派、后现代派、形体艺术追捧有加。一时间出现了大众普遍不认识,行家普遍读不懂,光怪陆离的新洋象。 目前的问题是:雕刻的多,雕好的少;喜欢玉的多,真正懂玉的少。有的叫喊着“传统”,在作品里却见不到传统的影子,根本就没钻进去,谈何从传统中打出来。有的呼吁着“创新”,其作品远没冲破传统的樊篱,不师自然,抱残守缺,谈何出现新面目。 有的学雕刻十几年,不知黄金分割“点线”法,不知“六法”为何物,不晓“三七停”起手式,不懂“八分”相背法的协调关系。 有的玉雕师的作品,雕山子不过二三峰,雕水不过二三波,雕美女无非一对丰胸,雕佛秃顶大肚皮,有的优劣不分,只学低的,不师高的,岂知已有“师其高而得其中,师其中而得其下”的衷告。
欣赏玉雕艺术品要看气韵 我们且看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先祖们是如何欣赏国画的,由国画欣赏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玉石雕刻,因为,我国有青铜雕法,砖雕法,木雕法,唯独缺少玉雕法。中国的玉道至今也是从国画、青铜、砖、木等民间雕刻艺术中传承,所以,在没有系统的中国玉道理论,我们结合国画法来看中国玉道。 南齐的谢赫就提出了品中国画艺术的标准“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项法则。气韵生动,是对作品的总体要求,是艺术应达到的最高境界。同样我们也可借鉴来品评、赏析中国玉道的主要准则。 气韵,在传统中国玉道中,是指神气与韵味的总和。书画界石涛曰:“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同样,艺术其灵魂都是相同的,玉道同样要体现在玉石上的“气韵”则是由“整和细”彰显它的魂。优质的美玉更能立体的表现它的气韵。 元代杨维桢在评论国画指出:“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清代唐岱谈到:“六法原以气韵为先,然有气则有韵,无气则板呆矣。”清方薰则说:“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字省悟,能会生动,则气韵自在。” 气韵生动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刻都是首统要义,成为玉雕和画家在创作中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成为中国画品赏的主要准则,由此而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玉雕法。中国传统人物玉雕强调“动势”、“传神”、“神气”,山子雕重视“气势”、“意境”、“气象”,花鸟雕侧重“态势”、“生机”、“意趣”,所有这些无一离开气韵生动这一绳律。 总之,气韵生动是玉道的一种整体感应,是一种精神透析,是一种生命状态领悟。好的作品总是伴随着气韵而生,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佳作,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把握细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修养,一种精神向往,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现代行为,同时还是一股热情,做艺术的人,尤其应该树立这种品质。 艺术说白了就是形式的问题,形式打动眼睛的第一要素是“整”,“整”既体现在布局,均衡,对称,奇正,虚实,韵律,节奏,完整表达题材的统一性。这仅仅是它的一半,假如要继续打动你的心灵,那一定离不开细节,惟其细节显思想,两半加起来才是上品。 完成“整”的那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要在“整”的统领下,去关照细节,即点与线,线与面,疏与密,方与圆,光与毛,空与实,动与静,这些无不体现修养之高下,只有把细节做到位,形式的品位才有可能的保障。 纵观中国之玉道除了沿用传统的青铜、石、木的雕刻技法,能真正反映在玉石雕刻上的就是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玉道技巧的动态、势向、韵律、节奏,以写神、写性、写心、写意为目的,所以说,写意性是中国玉道的精神实质。中国玉道多以线条构成,是与中国艺术家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和独特感受分不开的。 用于雕刻的线条是有生命力的。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无不显现着玉雕大师的才思、功底。 中国玉雕讲究以气势反映意境,有气势为活雕,无气为死雕。雕断意偈、形断气亡、迹断势连均有气接,因而作品才能气势逼人。雕琢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内在节律,情感起伏,通过气势与意境的统一变化而形成用雕琢技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亦是大师们心弦的拨动。 雕力、琢气、神韵是有机的统一,以气势统意境、统韵律,以韵律助气势、助意境,三者完美的结合,方称上佳的玉雕。或古拙质朴、浑厚苍劲、刚健挺拔,或含蓄内敛、简约空灵、飘逸洒脱,无不是玉雕大师千锤百炼,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结果。相反,板、刻、结、漏、死、滞、浮、弱、俗的线条是玉雕大师所不取的。驾驭线条的能力,也是衡量玉雕大师水平的关键。
欣赏作品要看构图、形式 中国画的构图有多种形式,也有多种提法,习惯称谓“章法”、“布局”。东晋顾恺之称国画之为“置陈布势”,谢赫则称之为“经营位置”。 提法虽不一,但其意相同,即作者将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加以组织、安排,构成一个体现个性、呈现气势、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一幅作品境界或高或低,或奇特或气庸,构图至为关键。构图的好坏,对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借鉴中国国画的技法上看中国“玉道”,同样也尊从在美玉体上反映玉雕大师的构图、章法、布局,和艺术品所能表现的思想。构图法则有其自身规律,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 凡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作品,就耐看,就有美感,就有吸引力,反之,美的因素就会大打折扣。构图的来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养,是格调。 构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为中国“玉道”使用独特的点线面阴阳法。用这种阴阳法来展现绚丽多姿的世间万物,给作者带来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求物体现象,只求构思和形象入“理”。 中国“玉道”讲究稳中求奇,险中求稳,着意对比,打破对称,形成一个富有节奏的协调整体。中国唯美艺术的玉雕多采用“三七停”起手法则,多把主体物象放在三七点上,对打破均衡,匀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易于形成韵律节奏,给观者以视觉美感。 赏玉还要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利用不固定的视距、观其物象。远看大势气韵,近看点线质量。“豪放不忘精微”,往往在细小的部分更能体察作者的雕琢能力。 “六法”精论,千古不移,无论是画学还是玉雕都是传统的金科玉律。在中国绘画史上这一理论具有无法撼动的深远作用。也是时下评价、品赏中国画的根本法则。凡属画人必受这一法则的约束和检点。在中国尚无真正的玉道论法的今天,用这一法则鉴赏、评价中国玉雕作品,其高低自可辨也。
(玉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