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易少勇:玉雕作品是智慧能量的凝聚
 
玉石文化  加入时间:2016-1-25 9:59:00  □ 焦国涛

      品易少勇大师的玉雕作品乃是一大享受。每每见到他的白玉雕刻“文人牌”,都令我激动兴奋不已,如同置身于中华玉文化的殿堂,被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折服。“原来白玉牌也可以这么做”,很多人见到易少勇大师的作品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隆冬时节,天色渐晚,记者与易少勇大师日前相聚在北京饭店。一杯清茶,一支香烟,我们便攀谈起来,虽是许久不见,但仍相谈甚欢。由茶文化逐步聊到玉文化,茶文化只是一篇“小书帽”,玉文化才是主题。易大师这次带来了最近的作品,轻轻放在茶桌上,我们边看边聊。这些作品大多是白玉牌子,因为这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特色。易少勇大师是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在玉雕界,他几乎属于传奇式的人物,被誉为“文人牌第一人”,他的“天蜀”玉牌“书法造诣,堪称一绝”。他的作品件件都是绝对的精品,在市场上很难见到。
      易大师对于自己的白玉牌有自己的见解,作品有自己的独创之处,可以称之为自己的创造。由他雕琢的牌子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牌子,很多白玉牌子都改变了传统白玉牌子的比例,在外观造型上实现了很多突破,也受到很多同行的非议,但是这种独树一帜的作品,却成了易大师的得意之作。“我的白玉牌作品是集诗书画印一体的作品,不只是一件简单的牌子,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易少勇大师随手拿出自己的一件作品解释道:外形是印章,但是很写意,不完全属于印章;这边是一首诗词,很优美,书法也很俊逸洒脱;背面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十八描技法皆融入其中。我边听边看边品味,只觉甘之如饴,回味悠长。每件作品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让人找不出丝毫的缺点,感觉就一个字“美”,放在手里就再也不想离开。
      易大师的玉牌融玩玉、品画、读诗、赏字为一体,行方寸之间,蕴大千前景。经过不断实践,潜心琢磨,将阴线工艺不断完善,使之在玉牌中多一种形式,为赏析多添一份雅趣,阴线工艺讲究刀法、笔意、以刀代笔,既有鉴刻之意,又显笔促之韵,尚好阴线玉牌如手握凝脂,细观若身临其境,再品犹与之对话之心境,一景风情书握手心,惬意之气油然而生。
      易大师对自己永远是严苛的,深陷玉雕之中很难自拔,他也不想走出玉雕,对他来说,玉雕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上帝已经将他和玉雕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为了使玉雕的境界逐步提升,不断有新的理念融入,他边做边学,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他点上一支烟,感叹道:学无止境啊!他略有所思地说,自从我的白玉牌子形成自己的特色之后,有一些玉雕从业者就开始模仿,对此,易大师不屑一顾,“一味的模仿别人的东西,你永远走在别人的后面,而且你也很难超过被模仿者。”要想自己的雕刻有一定成就,就必须有自己独到的东西,也就是自己的特色。
      聊到尽兴处,易大师端起茶杯,很认真的说:“其实我对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极其认真的,绝不能有半点疏忽,这样每件作品都可以说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对他来说,创作也是一件极其辛苦的脑力劳动,是智慧的结晶。有时候脑子总是静不下来,找不到灵感,心里很痛苦,这时候,他往往会点上一支烟,独自一人静静的思考,拿起雕刻刀在一块废料上找找感觉,一旦脑子静下来以后,灵感也来了,也有感觉了,这时候,就开始雕琢,拿起雕刀,心手合一,挥洒自如,一气呵成,把自己的灵感发挥到极致,直到自己累了,才静静的休息一下。心累的时候就不要再工作,这时候自己的能量已经就散了。“其实我认为,作品就是自己智慧能量的凝聚,并非简单的随意而为之。”人们只是看到易大师作品有很美的享受,殊不知,每件作品都融入大师极其艰辛的创造,其中甘苦只有他自己才能体味到。他的作品都署名“天蜀”,之所以取“天蜀”为号,也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意。他说,无论再大的困难,只要不畏艰辛,不屈不挠,就一定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艺无止境,前路漫漫,幽暗的灯光下,易大师飘逸的长发上,又多了些许白发,但是精神依旧,气质潇洒,思想更加乐观,对生活永远是充满激情。我们热切期待易大师更多佳作,给人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关键字 
玉石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