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玉雕大师作品,会使人思绪万千,心灵震撼。那些造型端庄秀美、方圆规整严谨、线条流畅、刚柔并济、细腻豪放的惊世之作,无论用巧夺天工、鬼斧神工,还是用炉火纯青、精妙绝伦来形容都无以为过
玉雕怪杰王树森艺术品赏析 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王树森,字少芝,京派玉雕艺术家的代表。他的作品注重特征,讲究神韵,不落俗套,从事玉雕生涯的五十多年里没有做过一件重复的作品。 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正是在他执着的提议、追寻、倡导下,才在国家库房中找出了尘封、冷落了几十年的大形翡翠硕料,使其得以重见天日并成就了四大国宝的传奇。 中国进出口总公司玉器出口部资深鉴赏前辈禄福先生就收藏着两件王树森大师的作品。那是1983年前后禄先生用六件翡翠原石与王树森大师置换的,是认识、交往多年的友情永恒的纪念,多年来一直深藏,把玩于耽边案头,喜爱有佳。 一件为古色古香的红翡福寿双全灵芝如意,正面红色老皮琢一只千年灵芝,造型端庄、栩栩如生、层次分明。根部一枝杆上结着两个寿桃,立一支蝙蝠,生动传神。另一面沿石料形状琢一支佛手,根部寿桃旁以俏色雕一只白色的献瑞灵猴,与整体相映成趣。可谓是料巧、味足、韵神、工奇。
另一件为水种具佳的老腊翠料琢成的龙牌,方寸的石料上,一条苍龙腾云驾雾,穿插于石料的两面,出神入化,龙须细如发丝、指纹,龙眼烔烔有神,可谓画龙点晴,龙抓苍劲有力,紧紧抓住苍海乾坤,足见大师技艺的娴熟精到,刀法细腻,韵味十足。
两件作品又充分体现了大师小中见大、薄中显厚、布局合理、繁简得当、聚中有散、平而反鼓的特点,使其活泼开朗,玩味大增。
“金玉满堂”赏析 “金玉满堂”系2013年国家级玉雕百花大奖赛金奖的力作。用上百公斤的一个玛瑙原石,经过长时间的考量、揣摩、分析、创意、设计琢镌成一件大气之作的“金玉满堂”。整个鱼缸里外连盖,上下连气。在玛瑙乳白色底杖上,雕出不同形态的金红、金黄、红白十二条大金鱼在水中穿梭自如,喜戏游弋,有的吃着水草,有的抬头吐着一串串水珠,特别是缸中的三条大红金鱼,活灵活现,仿佛乱真。作品象征了中国传统的金玉满堂之喜庆,令人赏心悦目。
作者用缕空、深浮雕、圆雕、巧雕等手法,大胆下刀,一气呵成。整件作品简约空灵、色彩丰富、生动逼真、婉若天成。 作者龙腾为玉雕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是中国玉雕大师王树森前辈的关门弟子,早年曾受大师耳提面命的指教。王树森大师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就雕琢过一件玛瑙俏色“五鹅图”,成为传世的艺术珍品。无独有偶,后起之秀的“金玉满堂”,幸许受到了王大师“五鹅图”的启示。堪称少有的玉雕佳作。
一个璞石,两项“百花”大奖 大约是九年前,青年玉雕师驫駥在缅甸仰光公盘展会上以1.9万欧元买下一件重6.6公斤的达麻砍红皮水石。当时货主叫价3.6万欧元,三天下来现场观摩品味,还价为1.6万欧元,货主让到2.2万欧元,不能再少,最终忍痛放弃。想必是与此石有缘,在乘车去机场返国途中,驫駥师傅突感灵犀,此石非我莫属,逐乘车返回展馆,志在必得,最终以1.9万欧元与货主握手言和收进囊中。 石头呈鹅蛋形状,全身红皮紧裹,细腻莹亮,中间环绕一条淡淡的绿带子,就石头本身而言,已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耐人寻味、天造地就的艺术品,所谓大圭不琢,美其质也。最后还是下决心从五分之一处切开,红皮老扎,质地细腻,一条绿色带从左到右延伸。买回来搁置三年,天天观察、琢磨、研究,又经三年的创意、设计、画活、雕琢,成就了两件精妙绝纶的神品。 切下来的五分之一盖子部分琢成一件“年年有余”(莲莲有鱼)。红翡皮整体设计成一片大气的荷叶,翠色雕出两条生动逼真的鲶鱼,中间俏白青色处为露珠水草。一看就是色浓喜艳满堂彩的佳作。 剩下五分之四主体部分构思成一件“富甲天下”。高10公分,宽20公分的玉身俏白色翠色部分琢出一双形态威猛,横居天下的螃蟹居中空立于一技水草上,其余部分全部缕空,只留下整个蛋形皮壳琢成红翡荷叶包裹其中,艳丽的色彩图案又象征了多娇的江山,最终得名"富甲天下",意寓深邃,回味无穷。 纵观两件作品,作者用缕空雕、深浮雕、圆雕等手法,以精准独到的技巧,使作品达到了形神兼备、自由奔放、拘泥不恭又对称严瑾的奇妙佳作。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那么大面积薄如冰瓷的缕空作品,稍不留意,就会鸡飞蛋打,前功尽弃,可喜的是作者静心屏气,聚精会神,一丝不苟,最终圆满地遂心所愿。这是何等的毅力与耐心。 两件作品出世,双双获得中国玉雕百花大奖赛的金奖(富甲天下)、银奖(年年有余),也彰显了国家级玉雕最高殿堂对后起之秀的褒扬肯定。
玉雕启示录 玉石翡翠加工是集绘画、雕刻、历史、文学、科技等多功能为一身的艺术品,也是一个艰苦、细致、耐心、用脑、用智、用手、磨时间的苦活儿。过去是一年拜师,三年学徒,十年磨剑,要成就一件艺术品,成就一个艺雕人才是非常不容易的。老一辈艺术家和新一代新秀,无一不是经历了艰苦的磨炼,孜孜以求,兢兢业业,历经数载寒暑,累断筋骨,才使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创作出的艺术品才能被时代认可,才能提升其价值。今天的年轻人,大多不愿学玉雕这门技艺,如果怕苦怕累,想走捷径,图便利,那是成不了才也出不了好作品的。 只有将人生阅历和艺术灵魂结合,把自然与生命交触一体,从心灵深处流淌出艺术杰作,才能传世永恒。贯通中华玉文化八千年的精神魂魄,让石头活起来并赋有生命力,浑宏大气、深沉古扑、空灵旷达、持久共通的生命旋律,是玉文化先贤,是玉雕大师前辈,是时代对每一位从事玉雕神圣职业者的呼唤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