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浅谈玉雕巧用俏色
 
玉石文化  加入时间:2015-7-14 10:56:11  □ 马文彬

      玉雕行业有句行话:“玉中带红,价值连城。”这句话说明玉石中天然俏色的重要性。巧用玉中俏色,将为玉雕作品增加艺术魅力,提高艺术品位,增加经济价值。所以,做为一个玉雕工艺师,在设计、雕刻作品时,一定要用好用巧玉中的天然俏色,这是一个好的玉雕工艺师必须掌握的技巧。要用好玉中俏色,应该掌握以下几点基本功。

一、审玉观色,因材选题

      玉石种类繁多,有的是单一颜色,有的是几种颜色共存。岫岩玉色彩丰富,尤其是岫岩花玉,五彩斑斓,花色艳丽。有红、绿、黄、蓝、白、黑、褐等多种颜色。在玉雕设计中,把这些颜色用好用巧,就会为作品锦上添花。要想用好俏色,必须首先了解玉中各种颜色。设计作品前,一定要审视玉料,读懂玉料,观察玉料的形状、厚度、色彩、纹绺,特别是要弄清玉中有哪些颜色,主色调是什么,最俏的颜色是什么,各种颜色的面积、形状、走向、深度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具体情况,才能因材施艺,因色选题,精巧构思,巧用俏色,创作出绝妙作品。可是,有些玉料,尤其是岫岩花玉,其外表有一层风化层,从外观很难看清玉料内部的各种颜色,只有将玉石表皮的风化层扒掉,即除掉糟石、杂质、脏绺,把艳丽的玉质坦露出来,才能看清玉中的各种色彩及其分布情况,才可以巧妙利用各种颜色,设计、雕刻出精巧作品。如我的花玉作品《忆童年》,其原料从表面看是一块淡的绿色玉石,为了弄清内部颜色,便将玉料剖开一个侧面,结果发现淡绿色下面是一层厚厚的白色,白色和绿色之间还夹杂一条红色,玉中颜色的变化令人很高兴,特别是白绿之间的那条红线,更叫人兴奋,因为这条红线用好用巧了就可以创作出精品佳作。我经过一翻思考、构思,决定把这块玉雕成一群少年,把白色部分雕成少年的头部和头上的小白帽,把淡绿色部分雕成人物的身体,把中间的红线雕成一条条红领巾,作品雕成后取得了巧妙的艺术效果,一群少年儿童,白净净胖乎乎的小脸儿,头戴小白帽,颈上系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给人以绝妙的美感。此作参加中国玉石雕刻玉星奖大赛,获得优秀作品奖。

二、合理用色 因俏取巧

      玉雕创作,必须遵循因材施艺,合理用料,巧用俏色,因俏取巧的原则。这条原则对雕刻花玉尤为重要。具体讲,在设计雕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一是顺色用色,就是要顺从自然物体的本色,合理使用玉中各种颜色。以红色为例,玉中的红色是最俏的色彩,用的恰到好处就能收到绝妙的艺术效果。把红色设计成花果、枫叶、火焰、日、月等景物就是顺色,看起来自然顺眼,合情入理。如果把红色设计成原本不是红色的景物,看起来就不顺眼,其作品就不会有巧妙之感。如花玉作品《富贵之家》,原本是一块黑乎乎的玉料,经过扒皮去糟后,下面出现半边绿色半边红色,红色中又带有一块紫色和一块黑白相间的玉质。根据这块玉料的具体情况,作者必须以红色为主色调,巧妙利用红色,可使作品大放异彩。作者构思了很久,一次他下乡看到一个农家院里栽了不少花。花丛里一群鸡在觅食。这一场景触动了我的创作灵感。回厂后重新审视了这块玉料,决定把玉中红色设计成公鸡冠、牡丹花;把紫色设计成鸡冠花;把黑白相间的玉质设计成两只喜鹊。作品雕成后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作品雕成后非常精彩,获得中国玉石雕刻玉星奖,受到专家高度赞赏。二是用好亮点。所谓“亮点”,就是一块玉料的几种颜色中,最可能使作品生巧的那种颜色。一块黑色玉料中有一点白也可能生巧,一块白色玉料中有一点黑也有可能生巧,关键看你怎样运用。设计时要看清玉料中有几种色彩及其分布情况,哪种颜色是这块玉料的亮点,要精心构思,巧妙布局,把亮点安排到作品的关键部位,这样便可收到精巧的艺术效果。如玉雕《丝绸之路》,原本是一块翠绿色玉料,应该说这是一块精料,但色彩单调,从表面看一片翠绿,一点杂色沒有。虽然是块好料,但很难雕出精巧作品。如果能玉中有一点别的颜色,它就是这块玉的亮点。作者向深处开掘,寻找异色。扒掉厚厚一层,突然出现几块白色,作者经过多日酝酿,把大片翠绿色设计成一片桑叶,把上面几块白色设计成几只胖胖的桑蚕。作品雕成后很精彩:一片桑叶,翠绿欲滴,上面伏着几只白色蚕宝宝,非常巧妙。命名《丝绸之路》,寓意漫长的古丝绸之路,始于一片桑叶、一只桑蚕。三是色彩分明。在运用俏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剜赃去绺,找俏澄清的技艺,把各种颜色处理的干净利落,各不相染。如玉雕作品《王者》,其原料是一块花玉,从外表看红红一片,红中带有点点白色,此料不太好用。我把玉料剖开一个侧面,发现中间有一大块灰白色,便剜脏去绺,找俏澄清,把玉料中的红、白两色处理干净分明,而后进行一翻构思,决定用此料雕刻一头雄狮头,把灰白色雕成狮子脸部,把四周的红色雕成雄狮胫部一圈长长的浓浓的毛发,经过精雕细刻,一颗活生生的雄狮头呈现在眼前,把王者风范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用好素色 突出文化        

      色彩丰富的玉料,雕出的作品绚丽多彩,容易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而素色玉料雕刻岀来的作品,色彩单调,缺乏层次感,不易创作出理想的艺术效果。因此,对素色玉料要多动脑筋,要在内容上、思想上,多下功夫,尽量增加作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使色彩单调的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如花玉作品《梅雪争春》,原来是一块全白色玉料,表面沒一点杂色。这块玉不管雕什么景物,必然是一片白,艺术效果不会太好。哪怕有一点点杂色,也会为作品添彩。作者向玉料深处探索,结果发现白色下面是一层黑色。虽然黑色并不艳丽,但整体色调有了变化。面对这块玉料,作者琢磨了好多天,一天,他在一本书上看到宋代诗人卢梅坡一首题为《雪梅》的诗:“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触动了作者的灵感,决定把这块玉设计成《梅雪争春》。把玉料两边的白色除掉,把大面积黑色坦露出来。作者把黑色设计成山石做为背景,把中间的白色设计成一树老梅和飘飘洒洒的雪花。意在表现梅雪争春情景。作品展出后,令观赏者大加赞赏。此作参加中国玉雕“天工奖”大赛,获优秀作品奖。
      总之,审玉观色,合理用俏,抓住亮点,因俏弄巧,是玉雕创作中巧用俏色的关键所在。

关键字 
玉石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