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马霞报道: 4月24日上午,“敞·生活”何兆敞15年珠宝首饰创作展杭州站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盛大开幕。宝云号集团设计总监、首饰设计师何兆敞携其15年来创作之精品亮相。凭着对时尚的独特诠释,对生活的超然感悟,秉持对“极致”的完美追求,何兆敞从生活中汲取艺术创意灵感,重新演绎高级珠宝首饰,并就设计之路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经验。 宝云号集团董事长章志云、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长张盛丰、前香港九龙塘李惠利工业学院高级讲师李振雄、中国美术学院高职学院特种工艺系系主任黄晓望等嘉宾莅临开幕式。众多业内人士与设计院校师生慕名前来观展,共同分享了何兆敞15年的艺术故事。现场,更通过手绘稿、打样稿、成品等分区展示,将创作灵感呈现给观众,大家都被一副副精美的手绘图和件件华美精湛的首饰深深吸引,纷纷拍照收藏。
创作灵感来源:生活、大自然
开幕式现场,何兆敞分享了自己15年来艺术设计成长之路的感悟和经验,并立足首饰设计领域通过“破、创、共”三个层次深入阐述了自己的领悟与心得。作为首饰设计师,他强调设计从心出发,每件作品都蕴含着他独特的思想与生活故事。 在参观现场展示的作品后,我们惊喜地发现,他的首饰主题选材并不生僻,大凡都与植物、动物、情感有关,所涉及的材料也大抵是以各类宝石、钻石、珐琅、金、银等各种贵重材料为主。在何兆敞看来,一件出色的首饰作品一定要拥有艺术的美感和生活的细腻,两者共融。这些年,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正是来自生活。他会从生活中的细节出发,抓住生活中点滴的珍贵元素,观察它们不一样的美感,碰撞出件件精美的珠宝首饰。如:《冬虫夏草》灵感源自太太月子期进补的冬虫夏草,它是一件东西却是两种事物,就用了我们平时常见的蜻蜓和树叶融合,创作了这个系列。 生于1977年的珠宝设计师何兆敞现任宝云号(C&C)创作总监,同时也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讲师。1999年于香港工业学院珠宝设计专业的系统学习,令他具备深厚产品设计基础;2004年在意大利学习钛金属在珠宝设计开发中的运用及制作工艺的经历,带给他扎实的手作功底;而2006年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珠宝设计大师班的课程,则更令他对珠宝设计的理解和想象如虎添翼。
设计师的原创价值:成长、感悟
对于设计师和工匠师而言,他们独有的设计技巧和工艺技术,均来自其成长的经历和文化历史。创作的原创价值,源自每个人成长的感悟。同一题材,想法不同,出发点不同,作品便各有千秋,这就是原创之魅力。“我们为一件首饰买单,也是为这位设计师的生命精华而买单。”何兆敞说。 与大多设计师不同的是,何兆敞对机械和建筑方面有所研究,动手能力很强。这在他小学三年级时就已经显现出来,常常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对中学时的木工、手工制作等课程也十分兴趣。在攻读设计专业时,很多同学不懂的结构关系,他也很快能理解其中的奥妙。因此,他设计的产品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并非简单的材料融合,而是在结构和技术处理上巧妙运用,有些作品甚至“机关重重”,动感十足,妙趣横生。 “作为创作人员,要时刻关注科技的发展,首饰要求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步。”何兆敞认为,现在的3D打印技术渐渐流行起来,很多复杂的工艺设计都能通过数据3D打印出来,所以说,现在的创作局限性越来越小,因为技术已经可以支撑你的设计,不同以前主要是手工艺,很多创想无法完成。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滕菲认为何兆敞的作品是“精致的、生动的,有个人故事和情感的”!能将理性与感性、成熟与童真、简约与奢华、极端与平衡,相互交织融会,游离穿梭。 据悉,此次展览将在南北两城开展,杭州站展期持续至4月27日,由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设计专委会、中国美术学院高职学院特种工艺系协办。北京地区展期为5月6日至5月9日,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