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这位从业30余年、谦称自己是“手艺人”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上海团的三句话:“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们期待吴元全大师创作更多的优秀玉雕艺术作品,在人类的艺术百花苑中绽放更加美丽的花朵。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写入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这是对我们工艺美术行业最大的关心、最大的鼓舞、最大的鞭策和最大的爱护。” 吴元全认为,目前在玉雕行业倡导“工匠精神”是非常必要和非常及时的。“工匠精神”就是要求在产品的个性化、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要人无我有,而非千篇一律;要追求质量,不能粗制滥造。弘扬“工匠精神”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将成为更多珠宝玉石行业人的职业追求。 玉是大自然天然的瑰宝,更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块玉都色泽各异,纹理不同,因此,玉雕产品可以说是最需要个性定制的产品。 他表示,在玉器的制作中,需要根据其天然的形成而进行不同的设计,匠人们的作品都是手工制作,每一件产品打造前都需要花费极大的心思和精力去设计,打造过程中讲求一丝不苟、精雕细琢,对艺术抱有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理念,将每一件产品当成艺术精品一样去对待。 “ 玉石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尤其是一些好的玉石更是稀少。对从业者来说更要珍惜玉石材料,要以精益求精工匠精神,认真审料、相料、把握各类玉石的特点,对玉石精心设计,精心雕琢,每个环节都要做到极致。这样才能使玉石材料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吴元全说,在十三五规划草案中多了很多约束性指标,这是从长远发展做出的战略决策,必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党和政府为子孙后代着想,是负责任的体现,不断引领我们迈入发展新境界,积累更多发展动能。” 谈到当前一些玉器行业用机器批量加工生产的现象,吴元全认为,“这是对玉石产业的极大破坏”,这些机器加工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商品,根本谈不上艺术价值。玉石产业是艺术价值极强的文化产业,只有通过玉雕师傅们充分把握玉石的巧色、纹理等特性,进行专注的设计创作,才能雕琢出好的艺术作品,而这也是对玉石工匠自身素质的考量。 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踏实干活的人少了,急于求成的人多了,社会风气变得浮躁了。“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匠精神好比一剂‘清新剂’,提醒我们静下心,多钻研,专注当下,投入工作。好的工匠就是要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追求极致,不断超越自我。”吴元全从事玉雕30多年来,不断探索将国画在玉雕设计中的结合运用,他的玉雕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和“百花奖”。特别是他花费3年时间以河南特色玉种独山玉制作的“卧龙出山”,集玉雕、书法、历史等于一体,设计独特,做工精湛,应该说就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对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玉石文化,吴元全更是情有独钟。他认为,中国玉文化有着8000年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文化的深入发展,玉文化也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我本人也会继续将这种工匠精神在今后的创造中更加发扬光大,赋予玉石更长久的生命力,让精美的玉石唱出动人的歌。”吴元全说。 在中国古代璀璨的文明里,小到手中把玩的玉雕玩件大到居住的房屋建筑,匠人们手中诞生了无数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工匠们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专注,创造出工艺上的奇迹,展现出极致化的追求,令人惊叹。“作为我们当代的玉石行业的从业者,更应该学习前辈们的工匠精神,并不断丰富和创新,精心设计和雕琢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玉雕艺术精品。”吴元全最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