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国外玉石大量流入中国 和田玉市场乱花迷眼
 
深度报道  加入时间:2011-5-31 11:36:45  □ 本报记者 焦国涛

      当下,和田玉市场“有点乱”。无论你走进哪家和田玉市场,都能看到国外玉石的身影。商家也总是解释到,哪些是韩料,哪些是俄料,哪些是加拿大料,况且商家都强调这些玉石都能出具和田玉证书。的确这些国外玉石成分与我国的和田玉的成分基本相同,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机构肯定出具和田玉证书。
      和田玉是很受国人喜爱的玉石,玉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一定程度上说,和田玉是中国人自己的玉石。这几年,和田玉市场日益红火,价格持续走高,尤其是和田玉籽料价格更是飞涨,越来越多的国外玉石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对此,商家、消费者和玉石专家看法不一,众所纷纭。国外玉石进入中国,有人认为不利于和田玉市场发展,也有人认为这样丰富了和田玉市场,让广大消费者都能玩得起和田玉。

国外玉石进入中国市场

      前几天记者来到“中国玉雕之乡”河南省镇平县石佛寺镇,这里是全国闻名的玉石加工、交易中心。俄罗斯白玉、加拿大碧玉、韩国白玉在这里十分常见,并且价格相对较低,但是一些优质的玉石价格也不断上涨。以韩料为例,石佛寺市场上好的韩料可卖到几千元一公斤,很差的几十元一公斤的也有。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国外玉石以石佛寺镇的玉料市场为中转,逐步流向新疆、北京、广州、济南、安徽、上海、扬州、苏州和南京等地,出现在各地白玉市场上。
      记者走访了全国很多家玉石市场,很多商家都告诉消费者玉石产地,但也有很多商家,以国外玉石混充新疆和田玉忽悠消费者的情况。由于国外玉石的产量较大,因此加工的玉器种类较多,包括佛像、貔貅、章牌、手镯、花件等饰品。而且大多雕工较差,很多是电脑制作。一位商户告诉记者,随着市场的发展,很多消费者对国外玉石也逐步认可,最大的卖点是,能出具和田玉证书。在北京五寰珠宝市场做和田玉批发的露露小姐告诉记者,很多到此拿货的客户说,只要能出具和田玉证书即可,至于是哪个地方的料,客户并不是十分关注。因为客户也非常明白,真正的新疆和田的料,价格是非常高的。便宜的和田玉基本都出自国外。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外,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没有形成玉文化,更没有像中国文化一样,把玉作和礼教、儒教、丧葬文化结合在一起。“在外国人眼中,这些东西就是有色矿石,玉在国外仅当配饰用。”国外玉石的储量很大,外国人又不欣赏,因此主要用于出口到中国。

玉料有差别  常人难判定

      无论是新疆料、青海料,还是俄罗斯料、加拿大料和韩国料,只要符合国家标准,鉴定机构都会出具相应的和田玉证书,但是不会表明玉石的产地。有人认为,和田玉是中国的传统玉器,似乎只有中国的玉石才是和田玉,国外的玉石不能称作和田玉。但是对鉴定机构来说,他们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只要符合标准,就要出具和田玉证书。知名鉴定专家吴国忠认为,俄料和韩料和加拿大料主要成分也是透闪石,符合和田玉的标准,因此鉴定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出具和田玉证书,没有理由不出和田玉证书。“不能说中国的小麦是小麦,外国的小麦就不是小麦了,这没有道理。”吴国忠戏言。
      也有专家认为,区别和田玉就是在证书上表明产地,但是这也不好执行,因为有些玉石很难辨别产地。比如说,新疆的和田玉密度大,比较温润,但是青海的和田玉与新疆的同出与昆仑山系,地理位置又很接近,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是分不清产于新疆或者青海。
      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执行会长何乃华认为,标明产地有利于我国和田玉产业的发展。但是辨别产地却是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和田玉能看出产地特征,如果玉石产地比较模糊,就表明“产地未定”。他的观点,也得到一部分专家的认可。

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工艺表现

      有专家分析说,新兴玉市场的出现,以及外国玉的大量涌现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新疆玉出现枯竭,二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玉的需求量迅速扩大。具备玉资源的国家随之进行相关开发。从供求关系来看,这是必然的现象。
      国外和田玉进入中国,使更多的玉石爱好者有机会享受和田玉。同时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的改变,对玉石的追求不仅仅是材料的优劣,而是更多的关注工艺的好坏。对艺术价值的追求已经超过了对玉质的追求。
      北京的一位玉石爱好者对记者说,玉石的价值更多的表现在工艺和文化上,工艺的价值是玉石的最重要的表现。“玉不雕不成器”,指的就是雕刻技艺的重要性。一件玉器能够流传,不仅是玉石的质地,最关键是精湛的工艺。

关键字 
深度报道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