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台湾商人杨志杰抱着寻找发展空间的想望,在四会开创了自己的玉器事业;如今7个年头过去了,杨志杰的和气真诚的生意态度、货真价实的经营理念经受住市场考验。他说:“四会有很强的包容能力,我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生存方式。”
四会生存空间大
在到四会之前,杨志杰曾是医学院校的老师,之后在台湾、越南投资创业。因为对四会玉器产业有所耳闻,2001年,杨志杰背着简单的行囊,住进了四会一间旅馆,并开始了一个月的考察生活。他天天都在外面“晃荡”,拜访玉器商会,逛玉器街,看天光墟,与客商沟通。一个月下来,他更坚定了自己选择四会的决心。他说:“在经商的过程中,我对玉石有进一步的认识,也了解到广东除四会外还有其他几大玉器市场。但在考察后,我发现四会的外地人很多,证明四会是一个有包容力的城市;而且,四会玉器产业已达相当规模,其中的生意形态可大可小,不管是小商人,还是大企业都能在市场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此外,四会有大量的雕刻工艺者,这为四会玉器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条件。” 当年,杨志杰在玉器街开了第一间商铺。回忆当时的心情,杨志杰用“忐忑不安”来形容。当时,他对内地的经商情况还不是很了解,资金也不是很多,而且不会说广东话也听不懂, 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杨志杰认为,在四会技术是经营玉器事业的基础,凭借其自身对玉器的认识,再加上当地的雕刻工艺力量,只要经营得当,肯定会赚钱。他说:“当时也没想生意能做多大,反正就是抱着求生存的心态而来的。”
货真价实的经营理念渐得认同
到四会创业,杨志杰所带的资金并不多,开了铺,交了费,请了工人后所剩无几。本就拮据的情况,却因与行内不一样的交易方式而变得更加艰难。 当时,杨志杰采取的交易方式是“不二价”,即一口价,不提高也不降低。玉石是很难判价的物品,“不二价”与玉器行业传统的交易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也不符合购玉者的购买心理,所以很难得到消费者的接受,也为同行所不认同。然而,他却始终没有改变。他说:“因为我所受的教育以及工作方式,让我对这种交易方式情有独钟”。尽管杨志杰坚守着“货真价实”的经营理念,但在刚创业的一年里,店里的生意总是“叫好不叫座”。 据他介绍,当时的店铺只有10平方米的经营面积,为了省钱和安全,晚上杨志杰就在店里睡,洗了整整一年冷水澡。每天,他在店里煮饭,配上在快餐店打的3块钱菜凑合着吃。 生活的艰难,让杨志杰数次萌生退意,而第一次就在开店后的第三个月。他说:“当时想撤退了,但想到四会有这么大一个市场,别人能在这里成功,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而且,当时也得到了玉器商会、帮助,台湾同行也给予了我不少关心和支持。”凭着不服输的骨气,以及在商会、同行的帮助下,杨志杰撑了下来。 杨志杰采取的交易方式尽管在早期得不到认同,但其和气真诚的生意态度、货真价实的经营理念,使“不二价”的交易方式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玉器是生活的主题
现在,杨志杰的玉器行早已步上轨道,营业额稳中有升。他说:“虽然我的生意并没做得多大,然而我的理念却得到了普遍认可,尤其是在当地人中有较好的口碑。” 尽管生意已步上轨道,但杨志杰仍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玉石研究。对年过半百的他来说,实实在在的生意来往要比娱乐式的交际来得实在。他说,平时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看店、购买和研究玉石,有时会跟朋友在家喝喝茶聊聊天,而话题也总是离不开玉。他说:“玉器已成为我生活的主题。” 对于自己的事业,杨志杰形容:一直在爬坡。他说,外地人在四会获得成功,要感谢四会本地人创造了这么好的一个产业基础,同时,外地人也带来产业升级的技术和动力,四会玉器产业当今的成就,可以说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焦亚邱 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