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传承盛唐文化,展现珠宝风采
—— 访唐风工作室设计师张樱觉
企业风采  加入时间:2008-2-25 9:46:14  □ 本报记者 丁 丽

  自去年北京国际珠宝展上拜别张樱觉老师到如今已逾数月,但张老师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如昨。
  缦纱柔垂,古意盎然。走近唐风工作室的展台,犹如一股清风扑面,顿觉心旷神怡。而随着镜头徐徐逼近,一发髻高盘,项悬珠玑,身着民族特色装束的女士陡然立于眼前,定睛一看,还有一只制作精巧的飞蝶翩然栖于其身——这便是台湾知名设计师张樱觉老师。

从璎珞起始,追源唐朝首饰

  此前,碍于时空所限,仅在电话里与张老师有过几番简短的交谈,而如今张老师的出现着实令我欣喜不已,与当下大多珠宝设计师前卫夸张的造型不同,张老师古朴素雅的装扮中透出淡定儒雅的文化气息。从复古的服饰,到唐风工作室的命名,张老师对中国唐朝文化的痴迷恋程度可见一斑。只是濒临展会最后一天,张老师的工作异常繁忙,从摆货到接待客户都亲力亲为。终于等到一丝闲暇,张老师与记者有了一次面对面交谈的机会。
  “咱们先从唐朝的首饰说起吧!”张老师微笑示意。出身书香世家,幼习诗词、绘画,家庭的熏陶与中国文化的渗透使张老师的作品别有一番神韵。结合雕塑的立体概念、提升珠宝的美学价值,木头、珍珠、有色宝石、玉石、珊瑚、钻石等不同材质在张老师灵巧的手中幻化成发簪、瓔珞、戒指、胸针等充满艺术色彩的珠宝首饰。“说起唐朝的首饰,就不得不谈到璎珞。璎珞可以说是唐首饰的代名词。”张老师对中国的首饰文化相当考究,而之所以对唐首饰追根溯源,张老师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够清晰地把握中国珠宝首饰的发展脉络。接着,张老师耐心的向记者介绍了璎珞的构造,它是用绳子将一颗颗散珠无间隙地串联而成。而璎珞是不是就是现在市场中的结艺呢?一些消费者对于结艺相当熟悉,但对璎珞就略显陌生了。“璎珞并不等同结艺,结艺是一种镶工,而且并非宫廷中的东西。因此,璎珞与结艺有着本质的差别。”张老师指着自己佩戴的项链说:“喏,这条就是璎珞,任意两颗珠子之间都是看不到编线的。”
  “综观中国首饰的发展史,从最初以保值、存钱为目的的黄金饰件,发展到现如今以突出设计性的银饰、钻饰等,人们对珠宝首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深谙珠宝历史的张老师有感而发。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与审美意识的提升,珠宝首饰的创作素材趋向多样化。“譬如钻石,作为一种外来宝石,浪漫的爱情色彩使中国消费者对其青睐。但是大批量的制作推广模式,千人一面的钻石产品已令许多消费者产生了审美疲劳,所以现在设计师在钻石产品的设计上更倾向于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量身定制。而贝壳也是很好的设计材料,粗放自然的外观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张老师向记者娓娓道来。

唐风工作室,演绎盛唐风范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灿若星汉的唐文化给张老师的首饰创作以很深的启迪。“唐风工作室,顾名思义,作品集中表现的就是唐朝的风范。”张老师侃侃而谈,“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唐朝丰富的文化与民族精神融入珠宝创作之中。”作品在一张一翕之间,游弋出丝丝盛唐气息。
      珠宝首饰的出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殷实富庶的大唐,不仅营造出了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其间创造的在科技、教育、艺术等方面的辉煌成果还在人类的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万丈豪情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自由表达,一首首酣畅淋漓的诗歌吟唱出一个时代的宏伟气魄。张老师讲起唐史时,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而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广泛交流,物质财富的充裕等一系列积极因素都为珠宝首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鳞次栉比的珠宝展台,琳琅满目的珠宝首饰,在北京国展偌大的珠宝展厅中,唐风工作室显得卓尔不群。取材广泛,欧泊、蓝虎眼等一些稀有的天然宝石在唐风工作室屡见不鲜,淳朴自然的作品在展会中大受欢迎。是日,唐风工作室的展台可谓门庭若市,采访过程中,不停有人前来询问宝石的质地,并对其作品产生极大的兴趣,如织的访客甚至使采访一度中断。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如此关注,张老师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对于每一位观众的询问,她都热情地解答,毫无半点倦怠之意。

让世界了解中国,培养年轻设计人才

  辗转于世界各大珠宝展会的张樱觉对中西方珠宝文化的差异自有一番体会。“在国外参展时,外国消费者对中国的珠宝首饰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只有红色、绿色的珠宝产品才是中国的珠宝产品。诚然,珊瑚红与翡翠绿是颇具中国特点的颜色,也有人将其称之为中国元素,但是,现今中国的珠宝首饰也可谓五彩斑斓,精彩分呈,并不仅限于红色与绿色。”以偏盖全,国际社会对中国首饰狭隘的认识令张樱觉扼腕叹息。正如张艺谋导演曾经拍摄的以偏远农村为背景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得大奖之后,国际舆论一片哗然,认为该片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甚至有西方人士认为,现实的中国就如同影片中一样破败落后。“要改变对中国首饰这种片面的认识,还得从自身做起。”饱含爱国情愫、年逾半百的张樱觉在实际工作中还身体力行,在国外参展时,从不放过一次宣传中国首饰的机会,并对中国珠宝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以开放姿态发展的中国珠宝产业在感受世界时尚的瞬息万变之外,还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文化内涵,张老师坚信,羽翼渐丰的中国珠宝首饰势必吸引更多中外消费者的目光。
   “设计师不是商家,与其赚取更多的钱财,远不如培养一些学生,让他们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致力于中国珠宝首饰产业发展的张樱觉在交谈中向记者透露,她将成立一个以培养中国年轻一代珠宝设计师为目的的“时尚珠宝设计课程”培训班,并采用小班制、密集培训的教学方式向学员传授珠宝设计知识。据张老师介绍,通过观察与了解,她已经初步挑选了曹毕飞等一些颇具资质的学员。而自己将充当他们珠宝设计途中的领路人,在授课中将尽可能地激发学员的创作潜能,向其灌输珠宝文化,引导学员认知宝石之美。并逐步培养他们的国际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相信,假以时日,在张老师的悉心教导下,这批学员将成为未来珠宝首饰设计领域的主力军。此外,作为培训班的总创办人与总执行人,她还为年轻珠宝设计师提供设计平台,并争取一级代理,将他们的设计产品从一线都市、一线窗口推广出去。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中国的珠宝产业相对国外先进的珠宝大国,尚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张樱觉老师却放弃在国外发展的初衷,毅然投入到中国珠宝产业之中,并首选在北京发展。对此举动,张老师解释道,虽然北京的珠宝产业还相对落后,眼前并不看好。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北京深厚的文化内涵将是珠宝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以后必然大有可为。最后,张樱觉老师预言,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将成为未来国际珠宝文化的主流。结束采访,张老师与记者匆匆道别之后,又马不停蹄地与身旁久侯多时的工作人员商讨在北京注册商标的事宜,留给记者一个忙碌的身影……

关键字 
企业风采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