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下苦功学辨伪 收藏别听人忽悠
拍卖收藏·宝玉石周刊
拍卖收藏  加入时间:2007-7-19 11:29:10  宝玉石周刊

宝玉石周刊 □ 程 微

    “家人曾在皇宫当差,这个官窑瓷是偷出来的。”“这块玉是战国墓地出土文物”……收藏界有一批“故事大王”,他们的藏品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但你若是轻信,花大价钱买来的,可能只是一堆谎言。
 
    仿瓷碗摇身变宫廷宝贝 

    一只近代仿官窑瓷碗,张先生坚称是祖传宝物。这并非鉴定专家走眼,只是瓷器老板曾给张先生编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几年前,张先生初入收藏市场,见一只瓷碗图案栩栩如生。老板介绍说,这是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本是一对,还有一只在伦敦大维德中国美术馆。”

    见张先生将信将疑,老板补充说,曾祖曾在皇宫当差,家中宝贝多。并列举曾祖在皇宫的种种生活。“这碗是从皇宫偷的,你若想要,只跟人说是家传的。”

    张先生以为捡了宝贝,花万元将瓷碗买回家。直到去年底,货真价实的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在拍卖会以高价成交,他才意识到上了当。
 
    街边石头变出土玉器

    一次,李先生到玉器店随手拿起一块“玉石”。握在掌心顿觉“玉石”变亮。老板忙说,“好玉通人性,你一挑就是精品。”
 
    “玉的背面好像是石头,而且不太光洁?”面对李先生的质疑,老板灵机一动:这是出土的战国玉。挖出来时上面是水泥路面,石质成分渗透玉内。古代打磨工具落后,玉器表面都不太光洁。这块玉表面粗糙,是年代久远的象征。

    “你也知道,国家对出土文物管得严,我们这买卖不敢敲锣打鼓地做。否则别说800元,大几千也不见得卖。”老板晓之以理。

    李先生真就花800元买玉石回家,可地质大学专家的鉴定令他大失所望:这不过是路边再普通不过的石头。收藏新人常被忽悠“藏品故事多半老套,听信者常是新人。”这是玉器藏家郭亮悟出的道理。

    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他总结出三种类型藏品故事:一是神化藏品身世。比如出土、贡品、祖传等;二是技术误导。比如李先生将玉握在手中变亮。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冰冷的石头放在温暖的手心,会在表层形成一层薄雾,使之看上去通透明亮;三是打法律擦边球。利用文物法限制,博得买家信任。
    武汉市收藏商会副会长胡吕宏透露,部分市民把听来的故事当成自己的故事,以讹传讹、越编越神,最后根本找不到源头。

    控制贪念学习辨伪
 
    一个故事就让人上当,市民为何如此盲从?收藏专家普遍认为,这是贪念在作怪。不少人听多了天价藏品的故事,都希望自己也能一夜暴富。其实稍微细想不难发现,真正的贡品、孤品,价格非一般人所能企及。藏品原主人,也不会轻易将之转手他人。

    荆楚邮学会会长郭迅说,想在收藏市场淘到真金,不下苦功学习辨别真伪,怕是不行。

关键字 
拍卖收藏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