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题材一直都是荧幕上的常客,清宫头饰也因其多样的造型和绝美的工艺成为各大热播剧中的宠儿。《还珠格格》中巨大花朵发饰的大拉翅造型,《步步惊心》里精致素雅的旗头打扮,再到《甄嬛传》中雍容华贵的繁杂发饰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到了《如懿传》中,更是苛求细节,各式珠宝饰物争奇斗艳。历史上的清宫头饰究竟为哪般,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头饰,是清宫首饰中种类最为繁多的首饰,包括冠帽、钿子、钿花、金约、簪子、流苏、扁方等。
冠 帽——
对于后宫的女人来说,冠帽就是身份地位,是尊严的所在。冠帽有朝冠和吉服冠两种,且因季节变化又有冬夏之分。相关典籍中有明确记载,大典时要戴朝冠搭配朝服,庄严肃穆;吉庆节日则戴吉服冠搭配吉服,欢乐喜庆,地位高低所佩戴的冠帽也不尽相同。
根据《大清会典》中的记载,皇太后、皇后朝冠冬季采用熏貂材质保暖舒适,夏季朝冠则采用较为轻便的青绒材质。如上图这顶《如懿传》中富察皇后佩戴的朝冠,从材质上看就是一顶冬季的皇后朝冠。皇后的朝冠奢华之至,中央顶饰三层金凤,朱纬上缀一周金凤,共7只,外加金翟1只,垂珠为饰,另外还装饰了矜贵的珍珠、宝石等等。
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内收藏的朝冠,从其形制上看顶三层各贯饱满东珠一颗,并以金凤承接,且翟尾垂珠为五行二就,材质为青绒制。这是一顶皇太后/皇后朝冠,夏季搭配朝服时佩戴使用。
吉服冠
妃嫔们所戴的吉服冠也有严格的等级佩戴制度,钿子就是吉服冠的一种,是用来搭配吉服的一种头饰,其形状前高后低,形似簸箕。依所饰物的造型、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凤钿、满钿、半钿。
《如懿传》中令妃魏嬿婉穿吉服时佩戴的吉服冠就是钿子形制,上面饰满了黄金与珍珠珊瑚做的钿花,精致华美。
钿口是清代后妃戴用的钿子口沿上的装饰物,其纹饰多样。钿口的数量是区分后妃身份的重要标准,不同等级的妃嫔可使用的钿口数量亦有不同,九口凤钿是最高等级,只有皇太后和皇后有资格使用,其余后妃依妃位的不同,可使用的钿口数依次递减。
上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金累丝钿口,有九个钿口,为清代皇太后与皇后所用。
金 约
金约是搭配朝服时戴于额间的发饰,依照身份的不同,金约的镂刻金云纹、钳珠数目以及垂珠形制皆有不同。除朝冠有冬夏之分以外,金约与朝冠的佩戴制度大致相同。与朝冠的装饰性作用不同的是,金约多起到束发的作用。
金约的节数和后缀珍珠的行数是区分身份的重要特征,不可越级使用。以皇后为例,其使用的金约要饰13个金缕云,并加以东珠作为妆点,间饰青金石。金约由金箍和后部所垂缀的珠串两部分组成,依妃位不同垂珠数依次递减。
钿 花
钿花,是插戴于钿子上的簪花,因其位置不同又有结子、头面、翠条、面簪、钿口、钿尾之称,这些都可以笼统的称为钿花。
流 苏
“云鬓花颜金步摇”,摇曳生姿的美女自然少不得流苏的妆点。流苏是清代宫廷常见的首饰品种之一,每逢吉庆节日,后妃均会佩戴。清代宫廷的流苏首饰大多喜用红宝石、琉璃、珍珠等材质,步行时微微摇晃,摇曳生姿更显妩媚和优雅。
《如懿传》中的如懿,简单利落的发饰,搭配一侧长长的流苏,摇曳生姿,优雅妩媚。
上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流苏发饰,与影视剧中长而多的流苏不同,故宫博物院清代的流苏藏品多为短小精致的流苏发饰。
扁 方
在清中后期,两把头发型是后宫女子最为常见的发式,而两把头发式中自然少不了扁方的身影。扁方是梳两把头发式的固定工具,其材质多样,多以金银、玳瑁、玉石为主。
《如懿传》中的高贵妃,日常所梳两把头发式时用扁方来固定,扁方大部分缠在发内,只有少许部分外漏。
簪 子
簪子是一种既有实用性又具装饰性的一种头饰,清宫中簪子款式繁多佩戴相对自由,花繁锦簇,是后妃们争奇斗艳的不二选择。
《如懿传》中的珂里叶特·海兰,佩戴的发饰以簪子为主,清新素雅。
耳挖簪
在种类繁多的簪子中又有一类耳挖簪最为有趣,簪头做成耳挖的形状,不过要真是用它来挖耳的话则会贻笑大方。虽然最初的耳挖簪确有挖耳和装饰的功能,但到了清代其挖耳的功能渐渐减退,多为装饰所用,在如懿传中也多次出现这种簪形。
《如懿传》中的令妃魏嬿婉,在穿常服时佩戴了点翠耳挖簪。
翠镂空蝙蝠佛手石榴纹耳挖簪(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那些在外人看来恍若神妃仙子的后宫女子,背后的故事又有谁人知晓,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被困于这红墙高瓦的方寸之地。在本该绽放光华的年月里,这些首饰的妆点除了是她们争宠的一种手段,更多的是一种聊以度日的消遣与慰藉吧。“愉人更为悦己”,珠玉再好,人却离去,只徒留一声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