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未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将和3D打印技术密切相关,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对于珠宝行业而言,相对于新技术本身,每个企业负责人更应该去思考怎样不断突破、创新,让企业持续稳健的发展。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新的消费者需求以及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的竞争对手,企业该怎样去应对、满足,巧妙地为我所用以及超越。
当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科技产生的时候,难免会对现有的某些事物造成威胁或破坏,也正如此,相关利益者或集团会人心惶惶或忧心忡忡。 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模式,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生产工具”,它与传统制造方式不同的原理及其理论上“无孔不入”的打印可能,留给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从手机模具、汽车、服装、航天飞机零部件,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了3D打印的身影。现在,珠宝行业也经常能看到3D打印技术的身影。 想想这几年,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到个性化、备受推崇的手工艺定制再到3D打印技术的运用,热潮一阵儿接着一阵儿。 3D技术真的无所不能吗?3D打印的出现会替代或颠覆行业传统的价值吗?它对珠宝企业产业升级会产生推动作用吗? 世界3D 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表示,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制造技术,3D 打印技术的确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它具有很多传统制造业所不具有的特点和优势,能解决传统制造业解决不了的难题,对大多数的传统制造业来说是一个改进和提升。但3D打印还受制于设备和材料的制约,在短期内很难成长为一个大众市场,也难以替代传统制造技术。罗军认为,3D 打印技术和传统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互补关系,各有特点,应用两种方式应发挥比较优势。 传统制造业主要解决批量化的问题,而且批量化以后成本优势也非常明显,满足了一个大众的市场。“如果你需要制造成千上万辆汽车,还是应该使用传统的制造业。但是有一些特殊工艺, 特殊需要的零件,我们可以用3D 打印技术,这样的话可以加快这些零件工艺的生产。”我觉得把德国Voxeljet 公司副总裁约瑟夫·高文的这段话换成珠宝首饰同样适合。 以深圳陈金星河珠宝为例,目前陈金星河的3D珠宝打印解决了生产链自动化制作珠宝问题,而且 3D激光打印珠宝也有明显的优势。比如:采用3D打印的效率是传统人工制作的30倍;全电脑自动操作,几乎可完成各种复杂款式的制作,精确度极高,误差最大值只有0.02毫米,堪称“完美车工”;大大解放了设计人员的创作空间,首饰制作不再受制于传统工艺技术的局限;而且全程采用金属线切割,用油润滑、降温,杜绝出现金属粉尘,更绿色环保等。但高风同时承认,相比传统加工,目前3D打印的加工费用高出很多。他认为3D打印技术更加适合于工艺繁复、个性化需要的款式。 海外珠宝商也有同感。在美国纽约的第二代珠宝商,美国珍珠(American Pearl)CEO Eddie Bakhash雄心勃勃,准备利用专有的CAD软件+ Solidscape T-76 3D打印撼动这个容量达2750亿美元的古老行业。“过去,我们与海外的廉价劳动力的竞争非常艰难。”Bakhash说,“现在,随着我们的3D打印的出现,我们不再使用现成的零件进行焊接,也不再有工人坐在板凳上使用喷灯。成本和节省劳动力是惊人的。我们能够实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由于在高端珠宝设计中削减了大部分的劳动力,美国珍珠3-4天即可将首饰送到顾客手中,而且价格也会比其竞争对手更便宜。Bakhash说,他最近刚卖了一条价格为10.5万美元的3D打印钻石项链给一位高科技企业家。“这条项链如果在卡地亚销售的话,要25万美元,而且你还得另外支付1万美元,因为它会需要花两个星期来定制。”Bakhash表示,他不再害怕来自海外制造商的价格竞争。“一切制造都在纽约,我们留住了消费者,并带来了就业机会。”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究竟是用3D打印还是传统规模化生产?对于企业来说,在经济学的观点、成本控制及自身需要面前,这就要企业自己审时度势了。 除了显而易见的生产优势,3D打印也有自己的技术瓶颈,而且打印材料方面也有很大的挑战,尽管目前已经研究出可以使用在3D 打印机上的材料约有14 种, 在此基础上又可混搭出107 种, 但实际应用中,3D 打印机的耗材还并不是很丰富,所以3D打印的突破其实核心就是材料学科的突破。此外,也有专家提出,3D 打印技术的精细化程度也有待提高,具体包括了打印出来开不开裂、能不能成型、质量能否达标、性能怎么样等诸多内容。 但是相比于3D 打印技术的问题和挑战,应用应该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罗军指出,从行业发展角度看, 技术和材料都是3D 打印发展中的问题,关键还是应用。我们只有广泛应用以后才知道各个行业、各个产业对3D 打印有什么要求,有了要求,我们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得到进步。如果只在实验室里面,没有很好的应用,那么再好的技术也发展不起来。 一些数据也佐证了3D打印发展的美好未来。罗军表示,2013年世界3D打印产业的产值约200亿元,而我国3D打印产业产值只有20亿元左右,2014年我国3D打印业产值达到 50亿元左右的规模,今年我国3D打印产值有望达到80亿~100亿元;照此推算,如果发展顺利,到2020年3D打印产业有望实行全面产业化。未来3到5年是中国3D打印发展的重要窗口期,谁最先把3D 打印的应用市场打开,谁就能够引领3D 打印产业的发展。 也许,未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将和3D打印技术密切相关,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对于珠宝行业而言,相对于新技术本身,每个企业负责人更应该去思考怎样不断突破、创新,让企业持续稳健的发展。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新的消费者需求以及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的竞争对手,企业该怎样去应对、满足,巧妙地为我所用以及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