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与我国云南山水相连,胞波情深。中国人爱玉、崇玉的文化情结激活了云南这种独特的地缘人文优势,成就了玉出云南的历史轨迹。翡翠首先在云南各族人民中广受青睐,备受追捧。随着商贾文人的传播,翡翠逐步进入了中原,进贡到皇宫。翡翠之根在云南,美玉之情在云南,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广东相继成为翡翠的重要加工基地。2009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珠宝玉石产业发展,实现“玉回云南夙愿” 。云南紫云青鸟珠宝产业有限公司,紧跟云南省政府支持珠宝玉石产业发展政策,投资建设了紫云青鸟国际珠宝加工贸易基地。 云南紫云青鸟国际珠宝加工贸易基地示范园区2012年1月2日对外开放。其依托昆明出口加工区,以保税物流集聚翡翠原料,打造翡翠产业平台,实现“玉回云南”夙愿。
2012年1月2日,位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的云南紫云青鸟国际珠宝加工贸易基地示范区,将正式对外开放招商。示范区面积2万多平方米,可以容纳300多家翡翠珠宝企业入驻。 在翡翠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翡翠交易历代积淀下来的不规则灰色痼疾也在日愈蔓延,侵害着翡翠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翡翠原料进口环节瞒关漏税、虚假报关、蒙混报关的违规违法问题已引起中国监管机构的重视。众多翡翠商家渴望建立规范的创业园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规范经营,云南紫云青鸟国际珠宝加工贸易基地应运而生。 云南紫云青鸟国际珠宝加工贸易基地将依托云南昆明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从源头上颠覆传统的灰色不规范贸易形式,以阳光规范符合国际贸易惯例的方式,为云南翡翠玉石产业的新发展奠定基础,为国内外翡翠玉石商人构建了一个发展创业的理想平台。基地的建立为振兴云南省珠宝玉石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搭建了理想平台。 目前即将建设完工的云南紫云青鸟国际珠宝加工贸易基地占地230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为了将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同时又能满足产业实际需求,紫云青鸟在规划中创意性地将整个地块规划为常态加工贸易区、综合功能区、保税功能区3大区域。3大功能版块既是一个整体,在功能定位上又各有侧重,保税展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原料交易、粗加工、精加工、看样订货、创意设计、终端销售等各个环节紧紧相扣,一脉相承,形成完整产业链,将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与规划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进驻企业的综合成本优势得到极大提升。 在国务院桥头堡战略的指引下,紫云青鸟将秉承“构建产业平台,聚集优势资源,创新营运模式,促进珠宝玉石产业科学、和谐、创新发展”的战略理念,以传承玉出云南,实现玉回云南,促进玉兴云南为使命。在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热潮中,紫云青鸟基地将成就翡翠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