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明清不是翡翠的发现时期
史书记载其发祥运用与腾冲密切相关
第09版:论坛(会展)  加入时间:2010-8-30 14:22:12  □ 马宝忠

      近日,玉文化学者马宝忠经过对硬玉翡翠发祥和运用历史的深入研究和考证,发现:明清是认识运用翡翠的成熟辉煌时期,是翡翠扩大需求、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升价值的时期,而不是发现时期。此外,众多的史料记载中都表明,在翡翠发祥运用的历史上与今天的腾冲密切相关。腾冲是当之无愧的翡翠文化发祥地,有着厚重深邃的翡翠历史文化。
      其实,早在八十年代,腾冲史学界的学者专家,就编撰过众多文史资料,这些资料加上马宝忠的研究发现有助于今天云南省人民政府着力实施做大做强云南珠宝产业的战略部署,为大力打造腾冲翡翠玉石产业基地,打通南亚贸易桥头堡的通道提供了有力的历史文化基础,并对今天的珠宝文化产业发展有指导意义。

      翡翠是亿万年天造地就的天物,围绕着翡翠早期的发现使用到逐步认识、挖掘开发,加工、集散直至成为商品走进市场,提升价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而翡翠发现运用时间,历来是众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国内外学者却武断地认为“翡翠是明清时代才发现的,这是对翡翠发展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
      不久前,在河南安阳曹操墓中发现了一粒翡翠器。这一翡翠器对于珠宝翡翠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它呈椭圆形,长厚为2厘米,无孔,玻璃地种,通透无瑕,纯净无色,水头十足,虽经2000多年的埋没,重见天日时仍宝光闪现,经检测部门权威人士认定,此件玉器的所有成份数据都属硬玉翡翠。所有专家一致评估认定,这粒翡翠器是翡翠发祥史上绝无仅有的宝贝。
      重要的是,曹操墓翡翠器的发现,雄辩地证实了硬玉翡翠在20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就已被发现运用并流传到中原,也进一步说明了翡翠不是明清时代才发现的。
      翡翠到底何时就存在了?是否在三国时就流落到中原?翻开史策,用科学的历史观来分析看待这个问题,其实真正的结论并不难得出。
      我国地矿学的先驱章鸿钊先生在其著作《石雅》一书中记录了我国收藏家罗叔蕴先生收藏的周代翡翠刀柄一件,为洛阳出土之物。其花纹壳壁被考证为具有周代特点的遗物。并强调:周成王时,越裳氏曾重译来献,汉初西南夷同中国,则亦不得通周汉,必无是物也。
      我国最古老的文献《逸周书》中就记载着远在商汤之时,四方诸侯贡方物,《逸周书·王会篇》载汤四方献令说:百濮、车里请令以珠矶、琥珀、象齿、翠羽、矮狗为献。《尚书·牧誓》载:“从周武王伐纣者八国,有濮人同行”。《春秋左传》文公十六年说縻人率百濮聚于选以伐楚。《宋史兴服史》说:周成王时,越裳氏南献。
      在《百濮考》中也记述了西南部落参与过周武王伐纣的战役。那么,将硬玉翡翠制品带入中原,也就是在情理中的事情。
      特殊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和历史背景构成了云南翡翠玉石文化的深厚渊源,也印证了硬玉早期发展使用的过程。
      《汉书》中载“其境界辽阔,而滇越、嶲唐当交通要冲,为大聚落所在。”上述所提到的“百濮”、“西南夷”、“越裳氏”,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看,方位都应在西南百夷之属,也就是今天的云南腾冲、德宏、缅甸发现出产硬玉翡翠的地域。
      《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哀牢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后汉书·西南夷传》说;“哀牢夷其称邑王者七十七人,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二千七百一十。”则哀牢地广人众,尚包括今之保山、腾冲、德宏地区,西抵伊洛瓦底江流域上游。明清时期之勐养、木邦等地及以南地带。嶲唐在今保山,滇越为今腾冲及德宏以西地区。
      唐朝时,大聚落又使云南西部有了金银宝货之地的美称。樊绰在《蛮书》中介绍了这条线路并围绕腾冲的城镇,其中许多都与腾冲有关。如腾冲界头大塘的越礼城,外昔董的门波城,缅北勐拱的安西城,密支那的金宝城,梁河孟宋的罗军城,盈江旧城的押西城,盈江昔马的宝山城,小胧山的首外川等等。《蛮书》还论述了这一带产的琥珀、瑟瑟的情况。瑟瑟在汉语中指碧珠,也就是绿色的石头翡翠。
      让我们再看一些翡翠实物的例证。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汉代中山靖王墓中发现一件马蹄形的翡翠饰品;1970年在陕西西安南郊唐朝郡王府旧址出土6件翡翠饰品;1974年在吉林大安汉墓出土了2件翡翠坠;1976年在吉林大安渔场汉墓中发现了一件翡翠饰物;1979年,在广西藤县胜西汉代古墓中也发现一件翡翠饰物。此外,云南昆明、腾冲等地发现的具有明代雕琢特色的马龙头翡翠手镯及翠璧等,都证实了明代翡翠开发运用的成熟并已在皇室、达官贵人和民间百姓中广泛流传。就连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永昌府游记》中也详细记述了翡翠玉石交易和加工的史实。
      翡翠的发现运用,加工集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壮大,人类文明的进步及对美化生活提高的需求,逐步认识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所以,明清是认识运用翡翠的成熟辉煌时期,扩大需求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升价值的时期,而不是发现时期。
      此外,根据史料的记载,在翡翠发祥运用的历史上,与今天的腾冲密切相关。古代的同师、承象、滇越、越赕就包含了今天的腾冲。早在东汉永元九年(公元97年),腾冲就有“调遣重译奉国珍宝”第一次翡翠运输的记录;唐朝时,腾冲又被称为金银宝货之地的大聚落;元代,腾冲至缅甸,密支那一线已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云草合编》中记录:明清时,腾冲、德宏外勐养、勐拱、勐蜜、蛮莫、怒江下游东西岸之木邦、勐良、八百媳妇、大小古喇等皆尽属滇省藩篱的土司辖地,都有腾越州管辖。明万历年间,云南巡抚陈用宾于腾越西南之外设八关汉夷互市,缅人以玉石珠宝岁易铜数十万。
      《史记·大宛列传》记述了“昆明之属,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也就是今天的腾冲。《后汉书·哀牢传》中也有“出铜铁铅锡,光珠,光银……唯腾越是以当之”。《云南通志·食货志》中说:“腾冲出碧玉”。乾隆《腾越州志》卷三曰:“盖大金江内外,万宝鳞萃,皆从腾越进”。清道光时期,腾冲建造了独一无二的六合白玉真人祖师殿。由此可见,腾冲是当之无愧的翡翠文化发祥地,它厚重深邃的翡翠文化历史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

 

关键字 
第09版:论坛(会展)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