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坚持“以人为本” 培育企业文化 实现科学发展
 
第09版:论坛(会展)  加入时间:2009-1-19 9:29:54  □ 于寿东

      企业是由人构成的,也是由人来进行管理的。没有人,企业就不能存在;没有优秀的人力资源,企业就不可能生存与发展。企业经营的成与败归根结底都与人的因素密切相关。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对人的管理,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是当前珠宝流通企业管理中很重要的战略性课题。
      当前珠宝流通企业人才分布不够均衡,缺乏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新时期,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已经成为珠宝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围绕企业改革与发展,把人才的开发、培养和合理利用以及建立人才储备库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实现珠宝流通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现有珠宝流通企业的管理模式下,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培育企业文化,树立共同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的珠宝流通企业也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要建设好企业文化,就要先塑造好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作为珠宝流通行业的共同价值观是珠宝流通企业的价值观基础,对珠宝流通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企业文化的其他要素起支配作用,因而在企业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对“两个利益至上”的学习,把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信为本、客户至上,只有如此,珠宝流通行业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的珠宝环境,实现科学、持续的发展。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再具体到对企业文化内容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另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离开了人,就成不了企业,更谈不上发展。企业如果不能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就很难引导员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做好薪酬管理,健全激励机制

      薪酬管理是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而将员工的薪酬与组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良好的薪酬管理可以增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吸引和维护优秀人才;可以通过绩效奖励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动力。近几年,珠宝流通行业在不断进行着改革,行业原有的分配观念、分配机制已经被改变,推行的竞争机制打破了论资排辈、用工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的局面,并积极向按劳、按知识分配的目标转变,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更加明显。
      要管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必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以贡献为原则的多元化分配激励机制。如: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进行情感激励,处处关心爱护员工,尽可能的给予他们帮助;采用绩效考核、工资与绩效挂钩的办法进行利益激励,以工作绩效确定薪酬水平;使有才者有其位、多才者多其酬,利用企业文化激励、竞争上岗激励等手段,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很多珠宝流通企业都没有完整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开发、培训、业绩评定等体系。从这方面讲,珠宝流通企业需要进行三项改革,从而建立一套具有“管理语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是人事制度改革。要始终坚持“能者上、庸者让、平者下”的用人机制,营造能让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对中层干部全面推行竞聘上岗、量化考核、定期轮换、末位淘汰的管理办法;对普通员工则要坚持双向选择、定岗、定责、明晰权责的管理原则。
      二是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要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合理设置岗位,精简管理岗位职数,充实一线工作人员,落实好全员劳动合同制。在员工结构的优化上要把定期吸收大中专毕业生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不断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加快员工新陈代谢的速度,积极鼓励员工岗位成才,营造一种爱岗敬业、学无止境、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三是分配制度改革。要打破平均主义,根除“大锅饭”现象,分配制度努力向一线倾斜。企业之间如此,部门之间也要这样,同属一个部门的员工之间也要合理拉开差距,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积极探索岗位技能工资制,做到岗变薪变。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员工,积极为员工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帮助其不断进步,逐步实现人生价值。对员工的尊重,包括精神上、人格上的尊重,更重要的则是对员工发展愿望的尊重。要注重与员工多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愿望和想法,力所能及地为员工提供发展条件,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调整人事关系,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迎接技术革命挑战,提高企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要把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和改进员工培训工作,营造“人人都可成才”的氛围。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仅要会挑选人才,还要会造就人才,要通过广泛深入的教育培训将员工塑造成为更高层次的人才。根据企业岗位设置状况进行细致地分工评估,按不同目标要求对不同基础、特长和发展方向的可塑性人才进行针对性培训;激励管理人员或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发展;着重培养专业人才。另外,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需要,还要注重培养包括经营管理、特许管理、网络建设、市场营销、现代物流、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人才,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如鼓励符合条件的员工参加脱产学习、聘请专家授课等等。
  在传统管理理念的长期支配下,“我怎么说,你怎么做”成为一些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间的管理定律。而现代营销管理理论认为,只有采取人性化管理,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是给员工一定责任。管理者可能都能做到明确员工职责,但能将沉甸甸的责任化为轻松而有意义的“主题宣言”的管理者并不多见。笔者看到一个珠宝流通企业对员工责任的解释就颇为新鲜:市场经理的责任——让领导对我的市场高枕无忧;客户经理的责任——让市场经理对我的区域放心满意;业务员的责任——实现客户零投诉,让每一个客户看见我的微笑。赋予每个员工直观明了的责任,也就是给员工一个形象性的目标和宽泛的追求,能让员工在工作中首先考虑如何尽责,如何做得更好。
  二是给员工一个空间。管理的实质就是激励和调动员工的工作干劲,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要让员工有创造力,就不能处处缚其手脚,必须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为此,企业管理者就要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的真实感受,听取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不断修订工作流程,尽量减少重复劳动,拓展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
  三是帮助员工树立信心。自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素质,决定了员工在企业发生变动时的应变的能力。自信的员工会把激情带入工作,会作出更多超越自我能力的贡献。让员工充满自信,于个人于企业都是有益的。企业必须实实在在地观察员工,及时评估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成果,让员工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帮助员工树立信心。
  四是给员工一个阶梯。当一个人从内心深处要求上进时,就会爆发出无穷的力量。作为管理者必须深谙用人之道,培养那些有优异表现的员工,创造机会让其到更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五是给员工一份荣耀。人人都渴望得到赞赏,管理者对员工的出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不但能满足其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需求,还能激发其日后的工作动力。
  在新形势下,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珠宝流通企业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企业总的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体系。注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企业,实现珠宝流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中国金都黄金珠宝首饰城总经理、中国黄金政研会理事)

关键字 
第09版:论坛(会展)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