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保有一颗自由开放的心远比讨论创作法则更重要
 —— 台湾知名珠宝设计师林芳朱访谈录
设计长廊  加入时间:2008-3-31 10:24:47  □ 本报记者 曾振文

中国文化是我取之不尽的灵感之源


      记者:很多欣赏过您的作品的人都说,那里面蕴藏着浓浓的中国风。我想这是您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的一个原因吧,能谈谈你对珠宝设计的认识吗?
      林:我从事珠宝设计已将近20年了,大概是与我上学时念的历史专业有关吧,我特别钟情于中国的古文化艺术,我的设计也不离这个思维范畴。三千年的沉淀,让中国文化这个精神矿山变得无比璀璨和富饶,它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之源。
      记者:要唤醒那些沉睡中的古文化艺术,转化为现代人喜爱的艺术形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您是如何把握这一点的呢?
      林:我认为从装饰艺术上来讲,中国文化在铜器、玉器、木雕、丝织品等方面均有所在体现,而且也取得了流芳至今的成就。但是你会发现,唯有珠宝首饰似乎还缺少重彩浓墨的那么一笔。这就为我们后来的设计师留下了任意挥洒的一片天空。三千年的古董文物,并不只属于博物馆,对于它们自身来说,沉埋于地下已够它们苦的了,好不容易重见光明,又被请进博物馆,这跟软禁没啥区别。所以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我的解读,把它们解放出来,让它们打上时代的烙印,成为现代人身上可以佩戴的艺术品。我现在做的就是这样的解放工作。

让珠宝呈现出既文化又时尚,既古典又新潮

      记者:这就是你所说的“古典的新潮”吗?
     :“古典的新潮”也许未必是最好的阐述。这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矛盾,但是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从历史的渊源上说,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但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人们都只感到他们是生活在可触可摸的现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也就是眼看着一个个“现在”被不断刷新的过程。古典时期也有“现在”,因为是古典,所以它又是代表精华的“现在”。从古董文物取意,就是要将代表精华的中国古典文化引进到珠宝设计,让珠宝呈现出既文化又时尚,既古典又新潮,从彼一个“现在”过渡到此一个“现在”。
      记者:作家席幕容女士曾对你的作品作过这样的评价,说你独具慧眼之处就在于你能够看到那些深藏在许多不同材质之中的呼应与关联,因而能设计出人们想象不到的搭配,一如超现实主义所赞叹的那样——在出人意表的邂逅里,得到前所未有的狂喜。据我看来也的确如此,你的作品之所以抢眼,首先在于你对材质的搭配上,尤其是颜色。
      林:作为珠宝首饰,它应该有自己的外延,并不是非得是金是银,其实任何材料都可以化身首饰,这要看你如何运用材料以及如何制作。珠宝设计可以取材的领域有很多,除了古董珍玩外,自然界也是创作的另一来源,比如花鸟虫鱼,等等。自然是色彩斑阑的,单靠现有的珠宝级的材质不足以表现,这就必须征用其他的材质,比如作为瑞鸟系列的“有凤来仪”我就调用了钻石、18K金、翡翠、红宝、鲍鱼贝等五种材质。当然这种拼镶出来的造型注定是超现实的,它无法与工笔画就的绘画作品相比,但它由于合理的色彩点缀搭配,其画面效果丝毫不逊于艺术画作。当然,创作是一个既艰辛又快意的过程。说它艰辛,是因为它的创作不像拿订单做鞋那样,你要多少就有多少,归根到底,它是一个求异的过程;说它快意,那是因为一个创作意念的产生往往在电光火石间完成的,是那种“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灵悸动。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这样的感觉,设计师不一定要有多么高深的理论,有时太多的理论成法反而会束缚手脚,因而对于设计师来说,保有一颗自由开放的心远比讨论什么创作法则更重要。

把利看得太重,无法彰显自己的个性

      记者:就您了解的大陆设计行业,您可否描摹一下大陆设计师在您心中的群像?
      林:设计师应该有自己的职业操守。我觉得大陆设计师表现得很勤奋,这是好的一面,但把利看得太重。这可能与近几年大陆的经济发展太快有关吧。而这多少会影响他们的艺术判断力,因为当你的创作动机是因应市场而动的时候,你无法彰显自己的个性,即使有,那也是舶来物。比如大家觉得肯德基的吃法很特别,就会有人冒着涉嫌侵权的危险,搞出个什么“啃得鸡”。个别人东施效颦出个洋丑,讨个笑声,也许没什么,但大家都来效颦,那就不定是个好事。最明显是把本属于我们的东西给丢了,要不是韩国在一边拾荒拾出个“端午节”,并把它拿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称是自己的东西,只怕现在还执迷不悟呢。不知你同意不同意,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台湾反而显得更正宗一些。

关键字 
设计长廊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